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5页 |
绪论 | 第9-27页 |
(一) 问题提出 | 第9-11页 |
(二) 概念界定 | 第11-13页 |
(三) 文献综述 | 第13-24页 |
(四) 研究设计 | 第24-26页 |
(五) 研究意义 | 第26-27页 |
一、澳大利亚国际高等教育奖学金项目评估背景 | 第27-39页 |
(一) 历史演变 | 第27-33页 |
1. “科伦坡计划”时期(1950-1976年) | 第27-28页 |
2. 过渡时期(1976-1984年) | 第28-29页 |
3. 援助到贸易性质的转变(1984-2006年) | 第29-31页 |
4. 平稳增长时期(2006年-) | 第31-33页 |
(二) 发展现状 | 第33-36页 |
1. 奖学金项目目标 | 第33页 |
2. 奖学金项目类型 | 第33-34页 |
3. 奖学金项目的援助原则 | 第34-35页 |
4. 奖学金项目的管理方式 | 第35-36页 |
(三) 特点及趋向 | 第36-39页 |
1. 以国家利益为主导 | 第36-37页 |
2. 突显地缘政治 | 第37页 |
3. 关注性别平等 | 第37-38页 |
4. 援助力度呈增长之势 | 第38-39页 |
二、澳大利亚国际高等教育奖学金项目评估方案 | 第39-54页 |
(一) 评估意义 | 第39-40页 |
(二) 影响评估 | 第40-52页 |
1. 评估理论基础 | 第42-44页 |
2. 评估框架 | 第44-46页 |
3. 评估模式 | 第46页 |
4. 评估工具 | 第46-48页 |
5. 评估变量和指标 | 第48-50页 |
6. 数据收集方法 | 第50页 |
7. 数据分析方法 | 第50-52页 |
(三) 独立审查 | 第52-54页 |
三、澳大利亚—非洲国际高等教育奖学金项目影响评估案例分析 | 第54-64页 |
(一) 澳大利亚对非洲实施国际高等教育奖学金项目的历史背景 | 第55-58页 |
1. 20 世纪至21世纪初: “忽视”非洲 | 第55-56页 |
2. 2007-2013年: “新接触”政策 | 第56-57页 |
3. 2013年以来: 同非洲“若即若离” | 第57-58页 |
(二) 澳大利亚-非洲国际高等教育奖学金项目影响评估方案 | 第58-64页 |
1. 评估地位 | 第58-59页 |
2. 评估部门 | 第59-60页 |
3. 评估理论基础 | 第60页 |
4. 评估工具 | 第60-62页 |
5. 评估变量和指标 | 第62-63页 |
6. 数据收集和分析方法 | 第63-64页 |
四、澳大利亚国际高等教育奖学金项目评估的特点及问题 | 第64-69页 |
(一) 评估的特点 | 第64-67页 |
1. 评估结果透明化 | 第64-65页 |
2. 评估实践制度化 | 第65页 |
3. 评估过程完善化 | 第65-66页 |
4. 评估主体多元化 | 第66-67页 |
(二) 存在的问题 | 第67-69页 |
1. 没有进行反事实分析 | 第67-68页 |
2. 缺乏共时评估研究 | 第68页 |
3. 受援国参与评估力度不够 | 第68-69页 |
五、澳大利亚国际高等教育奖学金项目评估对我国的启示 | 第69-74页 |
(一) 我国官方奖学金项目评估现状 | 第69-71页 |
(二) 对我国的启示 | 第71-74页 |
1. 重视对外援助透明度的提升 | 第71页 |
2. 建立系统的校友网络 | 第71-72页 |
3. 开发奖学金项目评估机制 | 第72页 |
4. 建立健全评估保障机制 | 第72-74页 |
参考文献 | 第74-84页 |
附录 澳大利亚国际高等教育奖学金项目评估报告(2009-2017年) | 第84-87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第87-88页 |
致谢 | 第88-9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