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农业科学论文--农作物论文--禾谷类作物论文--稻论文

水稻选择导入系群体耐旱性的改良与QTL定位研究

摘要第3-5页
abstract第5-6页
1.文献综述第9-16页
    1.1 水稻抗旱遗传基础第9-12页
        1.1.1 水稻的抗旱机制第9-10页
        1.1.2 干旱胁迫对水稻的影响第10-11页
        1.1.3 水稻抗旱性评价方法和指标第11-12页
    1.2 水稻抗旱性的QTL和基因的挖掘第12-13页
        1.2.1 与水稻抗旱性相关的QTL第12-13页
        1.2.2 水稻抗旱性基因的挖掘第13页
    1.3 水稻抗性研究的作图群体和方法第13-16页
        1.3.1 作图群体第13-14页
        1.3.2 QTL作图方法第14-16页
2 引言第16-17页
3 材料与方法第17-19页
    3.1 供试材料与群体的构建第17-18页
    3.2 选择导入系群体的产量鉴定试验方法和田间管理第18页
    3.3 DNA提取和SSR基因型分析第18页
    3.4 数据分析方法第18-19页
4 数据分析第19-42页
    4.1 选择导入系群体及亲本的性状表现第19-22页
    4.2 选择导入系群体产量性状的方差分析第22-25页
    4.3 选择导入系群体产量性状的相关性分析第25-28页
    4.4 选择导入系群体在水作、旱作条件下的产量及相关性状QTL定位分析第28-42页
        4.4.1 株高的QTL定位第28页
        4.4.2 单株有效穗数的QTL定位第28-29页
        4.4.3 每穗总粒数的QTL定位第29页
        4.4.4 结实率的QTL定位第29页
        4.4.5 千粒重的QTL定位第29-30页
        4.4.6 单株产量的QTL定位第30页
        4.4.7 紧密连锁或一因多效分析第30-42页
5 讨论第42-45页
    5.1 水稻选择导入系群体的性状表现第42页
    5.2 产量性状的QTL定位第42页
    5.3 与抗旱性有关的QTL定位第42-43页
    5.4 QTL的多效性第43页
    5.5 不同种植环境定位结果的比较分析第43-44页
    5.6 特殊QTL的讨论第44-45页
6 结论第45-47页
参考文献第47-51页
致谢第51-52页
作者简介第52页

论文共52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水稻主要品质性状QTL定位分析
下一篇:四类茶降糖效应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