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农业科学论文--农作物论文--禾谷类作物论文--稻论文

水稻主要品质性状QTL定位分析

摘要第3-5页
abstract第5-6页
1 文献综述第9-19页
    1.1 稻米品质性状概述第9-10页
        1.1.1 碾磨品质第9-10页
        1.1.2 外观品质第10页
        1.1.3 稻米品质性状间的相关性第10页
    1.2 环境条件对稻米品质性状的影响第10-12页
        1.2.1 温度对稻米品质性状的影响第10-11页
        1.2.2 光照对稻米品质性状的影响第11页
        1.2.3 水分对稻米品质性状的影响第11-12页
    1.3 稻米碾磨品质及外观品质的经典遗传研究进展第12-13页
    1.4 稻米品质数量性状基因座(QTL)的研究进展第13-17页
        1.4.1 稻米硬度的QTL定位研究进展第13页
        1.4.2 稻米整精米率的QTL定位研究进展第13-14页
        1.4.3 稻米垩白的QTL定位研究进展第14-17页
    1.5 水稻主要品质性状相关基因的克隆第17页
    1.6 水稻主要品质性状的改良策略第17-18页
    1.7 本研究的目的和意义第18-19页
2 引言第19-20页
3 材料与方法第20-23页
    3.1 供试材料第20-21页
    3.2 田间种植和性状考查第21页
    3.3 考察指标第21页
    3.4 DNA的提取和分子连锁图谱构建第21页
    3.5 数据分析与QTL定位第21-23页
4 结果与分析第23-40页
    4.1 稻米品质性状的表型分析第23-27页
    4.2 稻米品质性状的方差分析第27-29页
    4.3 稻米品质性状间的相关性分析第29-30页
    4.4 稻米品质性状的QTL分析第30-40页
        4.4.1 2014 年BC1F5群体品质性状的QTL分析第30页
        4.4.2 2015 年BC1F5群体品质性状的QTL分析第30-31页
        4.4.3 2014 年和2015年QTL定位结果对比第31-32页
        4.4.4 一因多效的QTL分析第32-40页
5 讨论第40-44页
    5.1 供体有利等位基因的挖掘第40页
    5.2 QTL的多效性第40-41页
    5.3 QTL表达稳定性分析第41页
    5.4 QTL定位结果的比较第41-42页
    5.5 主效QTL的利用分析第42-44页
6 结论第44-46页
参考文献第46-53页
致谢第53-54页
个人简介第54页

论文共54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水稻茎秆抗折力QTL定位分析
下一篇:水稻选择导入系群体耐旱性的改良与QTL定位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