鉴别猪流行性腹泻强弱毒株TaqMan实时荧光定量RT-PCR方法的建立
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缩略词表 | 第9-11页 |
1 引言 | 第11-20页 |
1.1 国内外研究进展 | 第11-18页 |
1.1.1 病原 | 第11-12页 |
1.1.2 流行病学 | 第12页 |
1.1.3 临床症状与病理变化 | 第12-13页 |
1.1.4 实验室诊断 | 第13-16页 |
1.1.5 疫苗的研究进展 | 第16-18页 |
1.1.6 防治 | 第18页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第18页 |
1.3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第18-19页 |
1.3.1 研究内容 | 第18-19页 |
1.3.2 技术路线 | 第19页 |
1.4 研究目标 | 第19-20页 |
2 材料与方法 | 第20-32页 |
2.1 材料 | 第20-23页 |
2.1.1 毒株 | 第20页 |
2.1.2 主要试剂及试剂盒 | 第20-22页 |
2.1.3 主要仪器设备 | 第22-23页 |
2.2 方法 | 第23-32页 |
2.2.1 PCR用引物的设计和合成 | 第23-24页 |
2.2.2 ORF3全基因的PCR扩增 | 第24-25页 |
2.2.3 PCR产物的纯化回收 | 第25-26页 |
2.2.4 ORF3基因的克隆与鉴定 | 第26-29页 |
2.2.5 阳性标准品的制备 | 第29页 |
2.2.6 反应条件的优化 | 第29-30页 |
2.2.7 标准曲线的建立 | 第30页 |
2.2.8 特异性检测 | 第30页 |
2.2.9 判定标准的确定 | 第30页 |
2.2.10 敏感性测定 | 第30页 |
2.2.11 敏感性比较 | 第30页 |
2.2.12 重复性检测 | 第30-31页 |
2.2.13 临床应用 | 第31-32页 |
3 结果 | 第32-41页 |
3.1 重组质粒 | 第32-33页 |
3.2 反应条件 | 第33-36页 |
3.2.1 引物和探针浓度 | 第33-34页 |
3.2.2 读板时间 | 第34-35页 |
3.2.3 退火温度 | 第35-36页 |
3.3 TaqMan标准曲线 | 第36-37页 |
3.4 特异性与阴阳性临界值 | 第37页 |
3.5 敏感性 | 第37-38页 |
3.6 敏感性比较 | 第38-39页 |
3.7 重复性 | 第39-40页 |
3.8 临床应用 | 第40-41页 |
4 讨论 | 第41-44页 |
4.1 PEDV ORF3基因的特性 | 第41页 |
4.2 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的应用 | 第41-42页 |
4.3 TaqMan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的建立 | 第42-44页 |
5 结论 | 第44-45页 |
参考文献 | 第45-51页 |
作者简介 | 第51-52页 |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52-53页 |
致谢 | 第53-54页 |
附录 | 第54-55页 |
详细摘要 | 第55-5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