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页 |
第1章 绪论 | 第8-20页 |
1.1 引言 | 第8页 |
1.2 可见光催化的研究进展 | 第8-11页 |
1.3 铜/氧催化体系的研究进展 | 第11-13页 |
1.4 合成邻氨基苯甲醛衍生物的研究进展 | 第13-14页 |
1.5 合成4-喹诺酮的研究进展 | 第14-19页 |
1.5.1 通过生物方法构建4-喹诺酮 | 第14-15页 |
1.5.2 从2-氨基苯酮出发构建4-喹诺酮 | 第15-17页 |
1.5.3 过渡金属催化4-喹诺酮的C-H功能化反应 | 第17-19页 |
1.6 小结 | 第19-20页 |
第2章 可见光诱导氧气参与Ru(bpy)_3~(2+)催化的吲哚碳碳键断裂反应研究 | 第20-38页 |
2.1 课题提出 | 第20页 |
2.2 条件优化 | 第20-23页 |
2.3 底物拓展 | 第23页 |
2.4 反应机理 | 第23-25页 |
2.5 邻氨基苯甲醛的衍生化 | 第25-26页 |
2.6 实验部分 | 第26-27页 |
2.6.1 实验仪器 | 第26页 |
2.6.2 实验试剂 | 第26页 |
2.6.3 实验步骤 | 第26-27页 |
2.7 小结 | 第27页 |
2.8 结构表征 | 第27-38页 |
第3章 可见光诱导氧气氧化吲哚类化合物来构建4-喹诺酮反应研究 | 第38-52页 |
3.1 课题提出 | 第38页 |
3.2 条件优化 | 第38页 |
3.3 底物拓展 | 第38-39页 |
3.4 反应机理 | 第39-41页 |
3.5 4-喹诺酮的衍生化 | 第41-42页 |
3.6 实验部分 | 第42-43页 |
3.6.1 实验仪器 | 第42页 |
3.6.2 实验试剂 | 第42页 |
3.6.3 实验步骤 | 第42-43页 |
3.7 小结 | 第43页 |
3.8 结构表征 | 第43-52页 |
第4章 铜氧催化的苯胺类的对位C-H与甲基酮氧化交叉脱氢偶联反应研究 | 第52-70页 |
4.1 课题提出 | 第52页 |
4.2 条件优化 | 第52页 |
4.3 底物拓展 | 第52-55页 |
4.3.1 苯胺与甲基酮类的偶联反应 | 第52-54页 |
4.3.2 苯乙酮和芳基胺的偶联反应 | 第54-55页 |
4.4 反应机理 | 第55-57页 |
4.5 1,2-二酮化合物的衍生化 | 第57页 |
4.6 实验部分 | 第57-58页 |
4.6.1 实验仪器 | 第57页 |
4.6.2 实验试剂 | 第57页 |
4.6.3 实验步骤 | 第57-58页 |
4.7 小结 | 第58页 |
4.8 结构表征 | 第58-70页 |
参考文献 | 第70-77页 |
致谢 | 第77-78页 |
附录 (核磁谱图) | 第78-165页 |
硕士期间已发表论文 | 第16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