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9-15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9页 |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第9-10页 |
1.2.1 研究目的 | 第9-10页 |
1.2.2 研究意义 | 第10页 |
1.3 文献综述 | 第10-13页 |
1.3.1 法治的相关研究 | 第10-11页 |
1.3.2 大学生法治意识的研究现状 | 第11-13页 |
1.4 研究方法与思路 | 第13-15页 |
第二章 当代大学生法治意识基础与相关理论 | 第15-21页 |
2.1 大学生法治意识 | 第15-16页 |
2.2 马克思主义法律意识思想 | 第16-17页 |
2.2.1 马克思主义法律意识思想对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指导意义 | 第16-17页 |
2.2.2 马克思主义法律意识思想对公民法律意识培养的指导意义 | 第17页 |
2.3 社会主义法治精神 | 第17-21页 |
2.3.1 坚持党的领导,秉承依法治国理念 | 第17-18页 |
2.3.2 宪法法律至上,维护宪法法律权威 | 第18页 |
2.3.3 遵循立法为民,强化民主法治建设 | 第18-21页 |
第三章 当代大学生的法治意识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 第21-51页 |
3.1 当代大学生法治意识问题调研 | 第21-33页 |
3.1.1 调研对象的简介 | 第21页 |
3.1.2 调研问卷的编制 | 第21-22页 |
3.1.3 效度和信度检验 | 第22-23页 |
3.1.4 调研结果的分析 | 第23-33页 |
3.2 当代大学生法治意识存在的问题 | 第33-46页 |
3.2.1 大学生法治认知欠缺 | 第33-37页 |
3.2.1.1 法的价值认知 | 第33-34页 |
3.2.1.2 法治精神认同 | 第34-35页 |
3.2.1.3 法律常识掌握 | 第35-37页 |
3.2.2 大学生的宪法法律意识淡薄 | 第37-40页 |
3.2.2.1 具体宪法法律知识 | 第37-38页 |
3.2.2.2 权利义务意识 | 第38-39页 |
3.2.2.3 权与法的关系 | 第39-40页 |
3.2.3 大学生的法治参与不足 | 第40-43页 |
3.2.3.1 政治参与 | 第40-41页 |
3.2.3.2 自我管理 | 第41-42页 |
3.2.3.3 维权途径 | 第42-43页 |
3.2.4 大学生的高校法治教育效果不佳 | 第43-46页 |
3.2.4.1 法治课程设置 | 第43-44页 |
3.2.4.2 法治教育渠道 | 第44-46页 |
3.2.4.3 高校管理体制 | 第46页 |
3.3 当代大学生法治意识问题的原因分析 | 第46-51页 |
3.3.1 社会因素 | 第47页 |
3.3.2 高校因素 | 第47-48页 |
3.3.3 家庭因素 | 第48页 |
3.3.4 个人因素 | 第48-51页 |
第四章 国外大学生法治意识培育的经验 | 第51-57页 |
4.1 美国培育大学生法治意识的经验 | 第51-53页 |
4.1.1 高校公民教育 | 第51-52页 |
4.1.2 家庭公民教育 | 第52-53页 |
4.2 日本培育大学生法治意识的经验 | 第53-54页 |
4.2.1 高校教育改革 | 第53-54页 |
4.2.2 社会环境塑造 | 第54页 |
4.3 德国培育大学生法治意识的经验 | 第54-57页 |
4.3.1 重视道德教育 | 第54-55页 |
4.3.2 重视学生自律 | 第55-57页 |
第五章 当代大学生法治意识培育的对策 | 第57-65页 |
5.1 培育大学生法治意识的重要性 | 第57-59页 |
5.1.1 青年全面发展的需要 | 第57-58页 |
5.1.2 实现依法治校的需要 | 第58页 |
5.1.3 建设法治中国的需要 | 第58-59页 |
5.2 优化大学生法治意识培育的社会环境 | 第59-60页 |
5.2.1 营造有利的法治氛围 | 第59-60页 |
5.2.2 建设健康的网络环境 | 第60页 |
5.3 加强大学生法治意识培育的高校教育 | 第60-62页 |
5.3.1 积极教导学生的公民意识 | 第60-61页 |
5.3.2 建构有效的法治实践途径 | 第61-62页 |
5.4 重视大学生法治意识培育的家庭氛围 | 第62-63页 |
5.4.1 提升家长的社会觉悟,增强家庭责任感 | 第62页 |
5.4.2 提高家长的法律素质,促进法律的教育 | 第62-63页 |
5.5 提升大学生法治意识培育的自身努力 | 第63-65页 |
5.5.1 强化道德自律 | 第63-64页 |
5.5.2 积极参与维权 | 第64-65页 |
第六章 结论 | 第65-66页 |
参考文献 | 第66-68页 |
附录A:《当代大学生法治意识调查问卷》 | 第68-70页 |
附录B:《当代大学生法治意识调查问卷(问卷二)》 | 第70-72页 |
攻读学位期间所取得的相关科研成果 | 第72-73页 |
致谢 | 第7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