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8-16页 |
1.1 课题背景及其研究意义 | 第8页 |
1.2 无线电能传输方式的分类 | 第8-11页 |
1.2.1 电磁感应耦合式 | 第9页 |
1.2.2 微波辐射式 | 第9页 |
1.2.3 磁耦合谐振式 | 第9-10页 |
1.2.4 其他形式的无线电能传输技术 | 第10-11页 |
1.3 无线电能传输技术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1-13页 |
1.3.1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1-12页 |
1.3.2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2-13页 |
1.4 异物检测的研究应用概述 | 第13-14页 |
1.5 无线电能传输技术的相关标准 | 第14页 |
1.5.1 Qi标准 | 第14页 |
1.5.2 A4WP标准 | 第14页 |
1.6 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 第14-16页 |
第二章 磁耦合谐振式无线电能传输系统的建模与优化分析 | 第16-34页 |
2.1 引言 | 第16页 |
2.2 磁耦合谐振式无线电能传输技术的基本工作原理 | 第16-18页 |
2.3 基于耦合模理论的磁耦合谐振式无线传能系统模型 | 第18-22页 |
2.3.1 耦合模理论 | 第18-20页 |
2.3.2 磁耦合无线电能传输系统的耦合模模型 | 第20-22页 |
2.4 基于电路互感理论的磁耦合谐振式无线传能系统模型 | 第22-30页 |
2.4.1 串串补偿结构 | 第22-24页 |
2.4.2 串并补偿结构 | 第24-25页 |
2.4.3 并并补偿结构 | 第25页 |
2.4.4 并串补偿结构 | 第25-26页 |
2.4.5 副边LCL补偿结构 | 第26-30页 |
2.5 金属物对传输系统影响的分析 | 第30-33页 |
2.6 本章小节 | 第33-34页 |
第三章 磁耦合谐振式无线电能传输系统的设计 | 第34-52页 |
3.1 无线电能传输系统的构成 | 第34页 |
3.2 整流斩波电路的设计 | 第34-35页 |
3.3 高频逆变电路设计 | 第35-38页 |
3.3.1 高频逆变电路的选取 | 第35-37页 |
3.3.2 高频逆变器功率器件的选择 | 第37-38页 |
3.4 磁耦合谐振线圈的优化设计 | 第38-42页 |
3.5 控制环节的设计 | 第42-48页 |
3.5.1 控制方式的分类 | 第42页 |
3.5.2 控制回路的设计 | 第42-48页 |
3.6 异物检测系统的电路设计 | 第48-49页 |
3.7 本章小节 | 第49-52页 |
第四章 无线电能传输系统实验平台搭建与分析 | 第52-66页 |
4.1 无线电能传输系统的实验平台样机图 | 第52-54页 |
4.2 无线电能传输系统实验平台的实验波形分析 | 第54-57页 |
4.3 实验结果分析 | 第57-64页 |
4.3.1 斩波电路调节对系统传输性能的影响 | 第57-58页 |
4.3.2 距离变化时传输功率的调节 | 第58-61页 |
4.3.3 谐振频率变化对系统传输性能的影响实验 | 第61-62页 |
4.3.4 金属异物对系统传输性能的影响实验 | 第62-64页 |
4.4 本章小节 | 第64-66页 |
第五章 结论 | 第66-68页 |
参考文献 | 第68-72页 |
攻读学位期间所取得的相关科研成果 | 第72-74页 |
致谢 | 第7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