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链烷烃脱氢催化剂合成及工艺条件研究
摘要 | 第4-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4-28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14-15页 |
1.2 长链烷烃脱氢反应机理 | 第15-16页 |
1.3 长链烷烃脱氢催化剂活性组分 | 第16-18页 |
1.3.1 金属氧化物活性组分 | 第16-17页 |
1.3.2 贵金属活性组分 | 第17-18页 |
1.4 长链烷烃脱氢催化剂助剂 | 第18-21页 |
1.4.1 Sn助剂 | 第18-19页 |
1.4.2 碱金属助剂 | 第19-20页 |
1.4.3 其他类型助剂 | 第20-21页 |
1.5 长链烷烃脱氢催化剂载体 | 第21-24页 |
1.5.1 氧化铝的制备与改性 | 第21-22页 |
1.5.2 氧化铝应用于脱氢领域的研究 | 第22-23页 |
1.5.3 复合氧化铝载体及其他类型载体 | 第23-24页 |
1.6 长链烷烃脱氢催化剂失活再生 | 第24-25页 |
1.7 本课题目的与意义 | 第25-28页 |
第二章 实验部分 | 第28-34页 |
2.1 实验药品及仪器 | 第28-29页 |
2.2 催化剂制备方法 | 第29页 |
2.3 载体与催化剂的表征 | 第29-30页 |
2.3.1 X射线衍射(XRD) | 第29页 |
2.3.2 氮气物理吸附(BET) | 第29页 |
2.3.3 程序升温还原(TPR) | 第29-30页 |
2.3.4 热重分析(TG) | 第30页 |
2.3.5 X射线荧光光谱分析(XRF) | 第30页 |
2.4 催化剂评价方法 | 第30-32页 |
2.4.1 实验反应流程与装置示意图 | 第30-31页 |
2.4.2 催化剂活化过程 | 第31页 |
2.4.3 长链烷烃脱氢标准评价方法 | 第31-32页 |
2.4.4 长链烷烃脱氢长周期评价方法 | 第32页 |
2.5 数据分析计算方法 | 第32-34页 |
第三章 长链烷烃脱氢催化剂载体测试与筛选 | 第34-56页 |
3.1 活化方法对催化剂的影响 | 第34-37页 |
3.1.1 参照催化剂的选取与XRF分析 | 第34页 |
3.1.2 活化方式对催化性能的影响 | 第34-36页 |
3.1.3 不同活化方法催化剂TPR分析 | 第36-37页 |
3.2 未改性氧化铝载体催化剂性能测试 | 第37-41页 |
3.2.1 氧化铝载体的焙烧与催化的制备 | 第37-38页 |
3.2.2 各类型氧化铝载体性能评价 | 第38-39页 |
3.2.3 未改性失活催化剂热重分析 | 第39-40页 |
3.2.4 本节小结 | 第40-41页 |
3.3 改性氧化铝载体催化剂性能测试 | 第41-49页 |
3.3.1 水蒸气法改性氧化铝载体 | 第41页 |
3.3.2 改性氧化铝载体性能评价 | 第41-43页 |
3.3.3 改性载体BET分析 | 第43-44页 |
3.3.4 水蒸气改性时间对催化性能评价 | 第44-47页 |
3.3.5 改性失活催化剂积碳分析 | 第47-49页 |
3.3.6 本节小结 | 第49页 |
3.4 含Si氧化铝载体的催化性能测试 | 第49-50页 |
3.5 自制氧化铝载体催化剂性能测试 | 第50-51页 |
3.5.1 自制载体XRD分析 | 第50-51页 |
3.5.2 自制载体催化剂性能评价 | 第51页 |
3.6 其他类型载体催化剂性能测试 | 第51-52页 |
3.7 催化剂长周期测试 | 第52-55页 |
3.8 本章小结 | 第55-56页 |
第四章 长链烷烃脱氢催化剂组分优化 | 第56-66页 |
4.1 助剂A的影响 | 第56-59页 |
4.2 Pt负载量的影响 | 第59-62页 |
4.3 碱金属助剂B负载量的影响 | 第62-65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65-66页 |
第五章 长链烷烃脱氢工艺条件研究 | 第66-78页 |
5.1 反应温度的影响 | 第66-68页 |
5.2 反应压力的影响 | 第68-70页 |
5.3 氢油比的影响 | 第70-73页 |
5.4 空速的影响 | 第73-75页 |
5.5 本章小结 | 第75-78页 |
第六章 结论 | 第78-80页 |
参考文献 | 第80-84页 |
致谢 | 第84-86页 |
作者及导师简介 | 第86-88页 |
附表 | 第88-8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