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页 |
1 引言 | 第9-15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9页 |
1.2 研究目的和方法 | 第9-10页 |
1.2.1 研究目的 | 第9页 |
1.2.2 研究方法 | 第9-10页 |
1.3 文献综述 | 第10-15页 |
1.3.1 国外相关研究综述 | 第10-12页 |
1.3.2 国内相关研究综述 | 第12-15页 |
2 毒情监测评估概述 | 第15-22页 |
2.1 毒情监测评估的含义 | 第15-16页 |
2.2 毒情监测评估的流程 | 第16-17页 |
2.2.1 数据监测 | 第16页 |
2.2.2 指标分析 | 第16页 |
2.2.3 评估结果 | 第16-17页 |
2.3 毒情监测评估的方法 | 第17-19页 |
2.3.1 统计学方法 | 第17页 |
2.3.2 流行病学调查方法 | 第17-18页 |
2.3.3 市场调查分析方法 | 第18页 |
2.3.4 污水分析法 | 第18-19页 |
2.3.5 无人机遥感监测技术 | 第19页 |
2.3.6 毒品来源推测技术 | 第19页 |
2.4 毒情监测评估的价值 | 第19-22页 |
2.4.1 科学预测毒情态势走向 | 第20页 |
2.4.2 为合理制定禁毒政策提供支撑 | 第20-21页 |
2.4.3 辅助评估禁毒效能 | 第21-22页 |
3 我国毒情监测评估工作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 第22-29页 |
3.1 我国毒情监测评估工作的现状 | 第22-24页 |
3.1.1 基于禁毒执法数据开展毒情评估 | 第22-23页 |
3.1.2 基于经验判断开展毒情预测 | 第23-24页 |
3.1.3 基于指标和指数的毒情监测评估体系探索 | 第24页 |
3.2 我国毒情监测评估工作存在的问题 | 第24-29页 |
3.2.1 监测主体和数据来源单一 | 第24-25页 |
3.2.2 监测指标体系不完善 | 第25-26页 |
3.2.3 监测技术与分析方法滞后 | 第26-27页 |
3.2.4 禁毒执法数据与毒情评价存在悖论 | 第27页 |
3.2.5 以指标为导向形成绩效考核体系 | 第27-29页 |
4 我国毒情监测评估体系构建方案 | 第29-51页 |
4.1 毒情监测评估体系的组织方式 | 第29页 |
4.2 毒情监测分级指标的构造 | 第29-46页 |
4.2.1 毒情监测分级指标的构造原则 | 第30页 |
4.2.2 毒情形势评价基准 | 第30-32页 |
4.2.3 监测要素分级指标的设计 | 第32-38页 |
4.2.4 权重分析 | 第38-44页 |
4.2.5 毒情评估重点指数 | 第44-46页 |
4.3 毒情监测的数据来源 | 第46-49页 |
4.3.1 公安机关内部数据 | 第47-48页 |
4.3.2 第三方机构监测数据 | 第48页 |
4.3.3 行业共享数据 | 第48-49页 |
4.3.4 开源数据 | 第49页 |
4.4 毒情监测评估的结果 | 第49-51页 |
4.4.1 区域性毒情评估 | 第50页 |
4.4.2 阶段性毒情评估 | 第50页 |
4.4.3 专题性毒情评估 | 第50-51页 |
结论 | 第51-52页 |
参考文献 | 第52-55页 |
附录A 关于确定毒情监测评估体系指标权重的专家咨询调查问卷 | 第55-58页 |
在学研究成果 | 第58-59页 |
致谢 | 第5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