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8页 |
目录 | 第8-12页 |
图清单 | 第12-17页 |
表清单 | 第17-18页 |
注释表 | 第18-20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20-40页 |
·研究背景 | 第20-21页 |
·飞控系统设计技术概述 | 第21-24页 |
·以文档为中心的设计方法 | 第21-23页 |
·以文档/模型混合为中心设计方法 | 第23-24页 |
·飞控系统数字化设计相关技术 | 第24-26页 |
·基于模型的系统工程 | 第24-25页 |
·模型驱动开发 | 第25页 |
·多领域虚拟样机技术 | 第25-26页 |
·国内外相关研究现状 | 第26-37页 |
·飞控系统数字化设计相关研究现状 | 第26-30页 |
·基于模型的系统工程研究现状 | 第30-35页 |
·模型驱动开发研究现状 | 第35-36页 |
·多领域虚拟样机技术研究现状 | 第36-37页 |
·研究意义 | 第37-38页 |
·主要研究内容及章节安排 | 第38-40页 |
第二章 飞控系统数字化设计方案研究 | 第40-54页 |
·概述 | 第40页 |
·飞控系统分层数字化设计思路研究 | 第40-45页 |
·数字化设计概念 | 第40-42页 |
·分层式数字化设计思路 | 第42-45页 |
·数字化设计环境功能结构研究 | 第45-46页 |
·顶层数字化设计方案研究 | 第46-51页 |
·顶层设计建模语言选择 | 第47-48页 |
·顶层数字化设计环境搭建 | 第48-50页 |
·顶层数字化设计过程模型设计 | 第50-51页 |
·领域工程层次数字化设计方案研究 | 第51-53页 |
·领域工程层次设计建模语言/工具选择 | 第51-52页 |
·领域工程层次数字化设计环境搭建 | 第52-53页 |
·数字化设计辅助功能方案研究 | 第53页 |
·本章小结 | 第53-54页 |
第三章 顶层数字化设计技术研究 | 第54-85页 |
·概述 | 第54-55页 |
·设计建模语言SysML 研究 | 第55-58页 |
·SysML 规范研究 | 第55页 |
·SysML 图符研究 | 第55-58页 |
·SysML 模型与Simulink 模型协同仿真研究 | 第58-75页 |
·Rhapsody 体系结构 | 第59-60页 |
·Rhapsody 模型驱动开发 | 第60-61页 |
·OXF 框架 | 第61-64页 |
·PSM(代码)分析 | 第64-67页 |
·Simulink RTW | 第67-69页 |
·飞控系统概念样机组成研究 | 第69-71页 |
·协同仿真原理研究 | 第71-73页 |
·集成外廓定义 | 第73-75页 |
·概念样机运行测试可视化研究 | 第75-77页 |
·顶层数字化设计过程模型研究 | 第77-84页 |
·需求分析过程 | 第79-80页 |
·系统分析过程 | 第80-83页 |
·系统设计过程 | 第83-84页 |
·本章小结 | 第84-85页 |
第四章 软件数字化设计技术研究 | 第85-97页 |
·概述 | 第85-86页 |
·软件设计建模语言UML 研究 | 第86-93页 |
·UML 规范研究 | 第87-88页 |
·UML 图符研究 | 第88-92页 |
·动作语言研究 | 第92-93页 |
·基于UML 的软件设计过程模型设计 | 第93-94页 |
·适配器设计研究 | 第94-96页 |
·本章小结 | 第96-97页 |
第五章 文档自动生成与模型数据管理技术研究 | 第97-106页 |
·概述 | 第97页 |
·文档自动生成技术研究 | 第97-102页 |
·模板设计技术研究 | 第98-99页 |
·PFCS 顶层文档模板设计 | 第99-102页 |
·模型数据管理系统设计 | 第102-105页 |
·顶层数字化设计制品集 | 第102-104页 |
·模型数据管理系统体系结构设计 | 第104-105页 |
·本章小结 | 第105-106页 |
第六章 案例无人机飞控系统数字化设计 | 第106-137页 |
·概述 | 第106页 |
·Predator 飞控系统顶层设计 | 第106-123页 |
·PFCS 需求分析 | 第106-109页 |
·PFCS 系统分析 | 第109-120页 |
·PFCS 系统设计 | 第120-123页 |
·Predator 飞控软件设计 | 第123-135页 |
·软件需求分析 | 第124-125页 |
·软件任务划分 | 第125-127页 |
·任务详细设计与测试 | 第127-133页 |
·软件测试验证 | 第133-135页 |
·应用效果 | 第135-136页 |
·本章小结 | 第136-137页 |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 | 第137-140页 |
·研究工作总结及创新点 | 第137-138页 |
·工作内容总结 | 第137页 |
·主要研究成果与创新点 | 第137-138页 |
·研究工作展望 | 第138-140页 |
参考文献 | 第140-150页 |
致谢 | 第150-151页 |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151-15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