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9页 |
图表清单 | 第9-12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2-25页 |
·引言 | 第12-13页 |
·复合式高速直升机特点及关键技术 | 第13-19页 |
·常规直升机的局限性 | 第13-14页 |
·复合式高速直升机的类型及特点 | 第14-19页 |
·复合式高速直升机的关键技术 | 第19页 |
·国内外研究概况 | 第19-23页 |
·高前进比旋翼的气动特性研究 | 第20页 |
·旋翼/机翼气动干扰问题的研究 | 第20-21页 |
·涵道风扇矢量推进系统的气动特性研究 | 第21-23页 |
·复合式高速直升机的操纵策略研究 | 第23页 |
·本文的主要研究工作及内容安排 | 第23-25页 |
第二章 复合式高速直升机高速飞行状态的旋翼气动特性分析 | 第25-42页 |
·引言 | 第25-26页 |
·高前进比旋翼的气动特性分析方法 | 第26-36页 |
·高前进比旋翼气动力模型 | 第26-29页 |
·桨叶非定常挥舞运动模型 | 第29-31页 |
·时变非均布诱导速度模型 | 第31-32页 |
·高前进比旋翼气动特性的动态响应计算 | 第32-33页 |
·旋翼气动特性模型的验证与其分析 | 第33-36页 |
·反流区对旋翼性能的影响 | 第36-37页 |
·反流区对桨叶剖面迎角和升力、阻力系数分布的影响 | 第37-39页 |
·反流区对桨叶挥舞运动的影响 | 第39-41页 |
·本章小结 | 第41-42页 |
第三章 复合式高速直升机旋翼/机翼气动干扰研究 | 第42-76页 |
·引言 | 第42页 |
·旋翼/机翼气动干扰的计算模型 | 第42-62页 |
·旋翼涡系模型 | 第42-51页 |
·机翼面元模型 | 第51-59页 |
·贴近涡/面干扰模型 | 第59-61页 |
·耦合旋翼/机翼干扰模型 | 第61-62页 |
·复合式高速直升机旋翼/机翼气动干扰的实验研究 | 第62-72页 |
·试验设备与模型 | 第63-64页 |
·试验状态 | 第64-65页 |
·试验结果及分析 | 第65-72页 |
·理论计算与实验结果的对比分析 | 第72-74页 |
·本章小结 | 第74-76页 |
第四章 复合式高速直升机涵道风扇矢量推进系统的气动特性分析 | 第76-92页 |
·引言 | 第76页 |
·涵道风扇矢量推进系统的气动建模 | 第76-88页 |
·入流模型 | 第76-81页 |
·模型 | 第81-85页 |
·涵道的力矩建模 | 第85-88页 |
·算例分析 | 第88-91页 |
·本章小结 | 第91-92页 |
第五章 复合式高速直升机的配平操纵策略研究 | 第92-117页 |
·引言 | 第92页 |
·复合式高速直升机的飞行力学建模 | 第92-109页 |
·旋翼气动力模型 | 第94-97页 |
·机身气动力模型 | 第97-100页 |
·机翼气动力模型 | 第100-103页 |
·涵道风扇矢量推进系统气动力模型 | 第103-109页 |
·复合式高速直升机的飞行动力学模型 | 第109页 |
·复合式高速直升机的配平 | 第109-112页 |
·算例分析 | 第112-116页 |
·本章小结 | 第116-117页 |
第六章 研究工作总结与展望 | 第117-120页 |
·本文研究工作总结 | 第117-118页 |
·本文的创新点 | 第118-119页 |
·进一步研究工作及展望 | 第119-120页 |
参考文献 | 第120-126页 |
致谢 | 第126-127页 |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127-128页 |
附录 UH-60L/VTDP 复合式高速直升机的主要参数 | 第12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