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交通运输论文--公路运输论文--道路工程论文--道路建筑材料论文

沥青—集料的剪切力学行为及其破坏机理研究

致谢第7-9页
摘要第9-11页
ABSTRACT第11-12页
1 绪论第17-23页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第17-19页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9-21页
        1.2.1 沥青-集料体系的界面研究第19-20页
        1.2.2 沥青-集料体系的剪切力学性能研究第20-21页
    1.3 主要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第21-23页
2 沥青-集料体系的界面粘附特性第23-29页
    2.1 沥青与集料的特性分析第23-26页
        2.1.1 沥青第23-24页
        2.1.2 集料第24-25页
        2.1.3 沥青与集料相互作用第25-26页
    2.2 沥青与集料的粘附性评价第26-28页
        2.2.1 水煮法与水浸法第26-27页
        2.2.2 基于表面自由能理论的沥青-集料的粘附性研究第27-28页
    2.3 本章小结第28-29页
3 沥青-集料界面剪切试验第29-37页
    3.1 引言第29页
    3.2 剪切试验设备第29-32页
    3.3 剪切试验材料第32-33页
        3.3.1 集料性能指标第32页
        3.3.2 SBS改性沥青的性能指标第32-33页
    3.4 样品制作和剪切第33-36页
        3.4.1 三明治试件制作步骤第33-34页
        3.4.2 剪切试验的具体操作第34-36页
    3.5 本章小结第36-37页
4 剪切试验结果及失效模式分析第37-51页
    4.1 引言第37页
    4.2 数据处理第37-38页
    4.3 应力-位移曲线分析第38-42页
        4.3.1 应力-位移曲线的特点第38-41页
        4.3.2 应力-位移曲线的分布规律第41-42页
    4.4 剪切试验的影响因素设计第42-43页
        4.4.1 粗糙度的影响第42页
        4.4.2 沥青膜厚度的影响第42-43页
        4.4.3 加载速率的影响第43页
    4.5 沥青-集料体系的失效机理分析第43-50页
        4.5.1 粘附失效和粘聚失效理论第43-46页
        4.5.2 界面应力分析第46-47页
        4.5.3 流变模型理论第47-48页
        4.5.4 失效机理分析与评估第48-50页
    4.6 本章小结第50-51页
5 沥青-集料的剪切断裂能第51-63页
    5.1 引言第51页
    5.2 单波峰曲线和双波峰曲线总体分布第51-54页
    5.3 应力-位移曲线的剪切断裂能第54-59页
        5.3.1 单波峰曲线和双波峰曲线的剪切断裂能第54-57页
        5.3.2 双波峰曲线的一峰峰值临界断裂能的线性分析第57-58页
        5.3.3 单/双波峰曲线的剪切断裂能的回归分析第58-59页
    5.4 剪切滑移第59-61页
    5.5 基于剪切断裂能的疲劳预测第61-62页
    5.6 本章小结第62-63页
6 结论与展望第63-65页
    6.1 主要结论第63-64页
    6.2 主要创新点第64页
    6.3 研究展望第64-65页
参考文献第65-71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学术活动及成果情况第71-72页

论文共72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印尼布敦岩沥青改性沥青及其混合料路用性能研究
下一篇:新疆乌尉高速SJ-1段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