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哲学、宗教论文--宗教论文--佛教论文--对佛教的分析和研究论文

两晋汉文佛经中的色彩观念研究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6页
说明第7-10页
绪论第10-24页
    一、选题缘由与研究意义第10-12页
    二、佛经色彩研究的现状与文献第12-15页
    三、本论文研究方法与框架构建第15-17页
    四、佛经传译与色彩呈现第17-24页
第一章 佛经中色彩的发生观念与“色”的展开第24-53页
    第一节 佛教中“色”的基本阐述第25-30页
    第二节 “色境”所含的概念及其内涵第30-39页
        一、“色境”在不同经论中的概念形态第30-36页
        二、色境所含概念的内涵第36-39页
    第三节 显色与“余显”第39-43页
        一、显色及“青黄赤白”的“差别”特性第39-41页
        二、“青黄赤白”差别生成“余显”的方式第41-43页
    第四节 作为本色的“青黄赤白”及其相关问题第43-51页
        一、“青黄赤白”“差别”生色的机制第43-49页
        二、佛经中色彩生成的相关问题第49-51页
    本章小结第51-53页
第二章 两晋佛经中的四本色——青黄赤白第53-98页
    第一节 青第53-70页
        一、含“青”词语第54-56页
        二、经文中“青”的意义与功能第56-70页
    第二节 黄第70-80页
        一、含“黄”词语第71-72页
        二、经文中“黄”的意义与功能第72-80页
    第三节 赤第80-88页
        一、含“赤”词语第81-82页
        二、经文中“赤”的意义与功能第82-88页
    第四节 白第88-95页
        一、含“白”词语第88-90页
        二、经文中“白”的意义与功能第90-95页
    本章小结第95-98页
第三章 两晋佛经中的差别色第98-129页
    第一节 青的差别色第98-104页
        一、青色系色名第98-99页
        二、青的差别色之色相与意义第99-104页
    第二节 黄的差别色第104-109页
        一、黄色系色名第105-107页
        二、黄的差别色之色相与意义第107-109页
    第三节 赤的差别色第109-115页
        一、赤色系色名第109-111页
        二、赤的差别色之色相与意义第111-115页
    第四节 白的差别色第115-118页
        一、白色系色名第115-116页
        二、白的差别色之色相与意义第116-118页
    第五节 差别色之黑、紫、褐第118-127页
        一、黑色及表“黑”色义的色名第118-124页
        二、含“紫”词语及紫的功能意义第124-126页
        三、含“褐”词语第126-127页
    本章小结第127-129页
第四章 两晋佛经中色彩观念的表达方式第129-156页
    第一节 “青黄赤白”的连用第129-135页
        一、四本色“青黄赤白”的连用第130-134页
        二、本色、差别色混合连用第134-135页
    第二节 “以物表色”及其它表色词语第135-140页
        一、“以物表色”的词语形式第135-138页
        二、其它色彩词语形式第138-140页
    第三节 颜色词语的惯用与颜色的固定表达第140-148页
        一、颜色词语的惯用第140-145页
        二、颜色的固定表达第145-148页
    第四节 颜色在佛教观念表述中的运用第148-154页
    本章小结第154-156页
第五章 佛经中的“五色”第156-179页
    第一节 “五色”之名的表达方式第156-160页
    第二节 经文语境中的“五色”义解第160-164页
        一、五色绳与五色水第160-162页
        二、“五色”的非颜色义第162-164页
    第三节 “五色”与“五正色”及“正色”第164-170页
        一、“五色”与“五正色”第164-167页
        二、“五色”与“正色”第167-170页
    第四节 密教经典中的“五色”第170-177页
        一、密教“五色”的运用方式第170-174页
        二、密教“五色”的制度性表现第174-177页
    本章小结第177-179页
结语第179-182页
参考文献第182-191页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第191-192页
致谢第192页

论文共192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龚贤山水画形式语言研究--龚贤对当代山水画的启发
下一篇:基于接受者视角的亲社会消费与幸福感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