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科学、教育、体育论文--初等教育论文--教师与学生论文--教师、班主任论文

小学教师校本研修中的主体性研究--以海南省为例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6页
绪论第9-23页
    一 研究缘起第9-10页
        (一)校本研修是教师专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第9页
        (二)教师主体性发挥程度影响着校本研修的质量第9-10页
    二 研究目的、意义与创新之处第10-11页
        (一)研究目的第10页
        (二)研究意义第10页
        (三)创新之处第10-11页
    三 研究内容与方法第11-12页
        (一)研究内容第11页
        (二)研究方法第11-12页
    四 文献综述第12-23页
        (一)重要概念界定第12-14页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分析第14-23页
第一章 小学教师校本研修中的主体性调查与结果分析第23-37页
    一 调查对象、内容及方法第23-24页
    二 调查结果与分析第24-34页
        (一)小学教师主体性整体情况第24-25页
        (二)小学教师主体性的差异情况第25-34页
    三 小结第34-37页
第二章 小学教师校本研修中的主体性不高的原因分析第37-47页
    一 教师专业自我意识薄弱第37-39页
        (一)教师个体自我评价失真第37-38页
        (二)教师自我发展目标缺失与模糊第38-39页
    二 校本研修过程管理欠缺科学性与实效性第39-43页
        (一)科层制管理的权利集中化第39-40页
        (二)研修内容针对性不强第40-41页
        (三)研修形式单一化第41-42页
        (四)教研组长的管理角色缺位第42-43页
    三 校本研修保障制度缺乏第43-45页
        (一)教师研修时间保障不充分第43-44页
        (二)教师研修物质津贴补助匮乏第44-45页
    四 校本研修考核评价机制不健全第45-47页
        (一)教师研修考核评价形式化第45-46页
        (二)教师研修评价结果处理不当第46-47页
第三章 提升小学教师校本研修中的主体性的对策第47-59页
    一 树立正确的校本研修理念第47-48页
        (一)树立以教师为本的研修理念,实现教师个性化发展第47页
        (二)树立系统论的校本研修理念,激发教师研修内驱力第47-48页
    二 加强校本研修的过程管理第48-53页
        (一)完善校本研修管理组织机构,保障校本研修的可持续性第48-49页
        (二)构建梯级化的教师研修目标,增强教师自主发展意识第49-50页
        (三)设置凸显主体性的研修内容,强化研修内容的针对性第50-51页
        (四)丰富校本研修形式,扩大教师研修信息量第51-52页
        (五)正确定位教研组长的管理角色,提高教研组长角色认知力第52-53页
    三 建立健全校本研修保障制度第53-55页
        (一)建立校本研修常规休假制度,保障教师研修时间第53页
        (二)健全教师工作量控制制度,减轻教师工作负担第53-54页
        (三)制定研修津贴补助制度,提供教师研修补偿第54-55页
    四 完善校本研修考核评价机制第55-59页
        (一)注重考核教师研修质量,摒弃形式化的研修评价第55-56页
        (二)运用教育叙事评价,引导教师形成正确的自我评价观第56页
        (三)构建校本研修评价反馈机制,正确处理研修评价结果第56-57页
        (四)建立合理的奖励性评价制度,提供多样化的激励方案第57-59页
结语第59-60页
参考文献第60-65页
附录第65-70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第70-71页
致谢第71-72页
附件第72页

论文共72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农村教学点教师“主题式”培训模式研究--基于海南省培训项目的探索
下一篇:SOLO分类理论在小学古诗词学习评价中的应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