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科学、教育、体育论文--初等教育论文--教师与学生论文--教师、班主任论文

农村教学点教师“主题式”培训模式研究--基于海南省培训项目的探索

摘要第4-6页
abstract第6-7页
第一章 绪论第10-20页
    一 选题缘由第10-12页
        (一)基于教师培训相关政策的支持第10页
        (二)基于新课改和农村教学点面临的师资困境第10-11页
        (三)基于农村教学点教师培训低效的反思第11-12页
    二 研究价值第12-13页
        (一)理论价值第12-13页
        (二)实践价值第13页
    三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3-18页
        (一)国内相关研究第13-16页
        (二)国外相关研究第16-18页
        (三)研究述评第18页
    四 研究思路和方法第18-20页
        (一)研究思路第18-19页
        (二)研究方法第19-20页
第二章 海南省农村教学点教师“主题式”培训模式的含义与理论基础第20-24页
    一 本研究的核心概念第20-21页
        (一)培训模式第20页
        (二)主题式培训模式第20-21页
        (三)农村教学点第21页
    二 本研究的理论基础第21-24页
        (一)培训迁移理论第21-22页
        (二)反思与实践取向的教师专业发展理论第22页
        (三)生活教育及活教育理论第22-24页
第三章 海南省农村教学点教师“主题式”培训模式的构成要素及实施流程第24-34页
    一 “主题式”培训模式的构成要素第24-29页
        (一)培训目标第24-25页
        (二)培训内容第25-28页
        (三)培训主体第28页
        (四)培训方法第28-29页
    二 “主题式”培训模式实施流程第29-34页
        (一)第一阶段:集中培训、网络研修第30-31页
        (二)第二阶段:名校跟岗实践学习及送教下乡活动第31-32页
        (三)第三阶段:成果推广会第32-34页
第四章 海南省农村教学点教师“主题式”培训模式的评析第34-42页
    一 理论工具第34页
    二 海南省农村教学点教师“主题式”培训模式的效果分析第34-39页
        (一)第一级:准备与反应评估第34-37页
        (二)第二级:掌握评估第37-38页
        (三)第三级:应用、组织效益评估第38-39页
        (四)第四级:社会效益评估第39页
    三 海南省农村教学点教师“主题式”培训模式实施中存在的问题分析第39-42页
        (一)培训实施者的教育理论和教学实践分离第39-40页
        (二)受训者缺少对培训内容的反思意识第40页
        (三)培训评价体系不完善第40-41页
        (四)培训过程中效果递减第41-42页
第五章 完善海南省农村教学点教师“主题式”培训模式的策略第42-48页
    一 对培训实施者进行有关农村本土文化专项培训第42页
    二 通过内外因素激发受训者的主动反思意识第42-43页
    三 制定全面有效的培训评价体系第43-44页
    四 增加“跟踪+辅导”的培训过程第44-48页
结语第48-50页
参考文献第50-54页
附录第54-58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第58-59页
致谢第59-60页
附件第60页

论文共60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昆山市小学体育教师体育锻炼现状调查与分析
下一篇:小学教师校本研修中的主体性研究--以海南省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