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成化朝南北官僚集团政争研究
| 摘要 | 第3-5页 |
| Abstract | 第5-7页 |
| 绪论 | 第9-19页 |
| (一) 选题缘由、研究目的及意义、研究范围 | 第9-12页 |
| 1. 选题缘由 | 第9-12页 |
| 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第12页 |
| 3. 研究范围 | 第12页 |
| (二)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2-15页 |
| 1. 关于明代党争 | 第12-14页 |
| 2. 关于明代南北政争 | 第14-15页 |
| (三) 两个判断标准 | 第15-18页 |
| 1. 关于南北两派的判断标准 | 第15-16页 |
| 2. 关于“南北政争”的判断标准 | 第16-18页 |
| (四) 研究思路、方法及基本史料 | 第18-19页 |
| 1. 研究思路 | 第18页 |
| 2. 研究方法 | 第18页 |
| 3. 基本史料 | 第18-19页 |
| 第一章 成化前期的南北政争 | 第19-31页 |
| (一) 成化之前明代南北政争之概况 | 第19-23页 |
| (二) 以争夺吏部尚书为核心的南北政争 | 第23-31页 |
| 1. 成化朝首任吏部尚书王翱 | 第23-24页 |
| 2. 李秉的迅速崛起 | 第24-26页 |
| 3. 李秉去职经过 | 第26-27页 |
| 4. 李秉去职背后的南北政争 | 第27-28页 |
| 5. 以南北政争之视角再评彭时与商辂 | 第28-31页 |
| 第二章 成化中期的南北政争 | 第31-39页 |
| (一) 太监汪直的崛起 | 第31-33页 |
| (二) 北人借汪直之力削弱南人 | 第33-36页 |
| (三) 汪直落败与南北政争 | 第36-39页 |
| 第三章 成化后期的南北政争 | 第39-47页 |
| (一) 王越被贬与南北政争 | 第39-41页 |
| (二) 大学士刘珝被迫辞职 | 第41-44页 |
| (三) 尹旻父子夺官削籍 | 第44-47页 |
| 第四章 成化朝南北政争的特点 | 第47-55页 |
| (一) 非理性因素增多 | 第47-49页 |
| (二) 皇权作用特殊 | 第49-53页 |
| (三) 南北门户未严 | 第53-55页 |
| 结语 | 第55-58页 |
| 参考文献 | 第58-60页 |
| 致谢 | 第60-6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