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环境科学、安全科学论文--废物处理与综合利用论文--一般性问题论文--废水的处理与利用论文

Fe3+耦合稀硫酸预处理下不同植物生物质基质特性及酶解产糖差异研究

摘要第7-8页
ABSTRACT第8-9页
1 前言第10-23页
    1.1 生物质能源第10-13页
        1.1.1 生物质能源概述第10-11页
        1.1.2 生物质燃料乙醇概述第11-12页
        1.1.3 生物质乙醇的发展现状第12-13页
    1.2 木质纤维素第13-15页
        1.2.1 纤维素第14页
        1.2.2 半纤维素第14页
        1.2.3 木质素第14-15页
    1.3 木质纤维素的预处理第15-18页
        1.3.1 预处理技术概述第15-17页
        1.3.2 稀硫酸预处理第17页
        1.3.3 金属离子预处理第17-18页
    1.4 木质纤维素的酶解第18-20页
        1.4.1 纤维素酶的组成第19页
        1.4.2 纤维素酶的作用机理第19-20页
        1.4.3 影响纤维素酶作用的主要因素第20页
    1.5 本课题研究背景、意义及内容第20-23页
        1.5.1 研究背景和意义第20-21页
        1.5.2 研究内容第21页
        1.5.3 技术路线第21-23页
2 原料基质特性分析第23-33页
    2.1 原料的采集制备第23页
    2.2 原料成分分析第23-25页
        2.2.1 丙酮提取物第23页
        2.2.2 纤维素第23-24页
        2.2.3 木质素第24-25页
        2.2.4 灰分第25页
        2.2.5 半纤维素第25页
    2.3 原料结构表征第25-26页
        2.3.1 结晶度分析第25-26页
        2.3.2 官能团构成分析第26页
        2.3.3 表面形貌观察第26页
    2.4 原料的酶解第26-28页
        2.4.1 纤维素酶活力的测定第26-27页
        2.4.2 酶解实验第27页
        2.4.3 还原糖的测定第27-28页
    2.5 结果与讨论第28-32页
        2.5.1 滤纸酶活第28-29页
        2.5.2 原料酶解产糖率第29页
        2.5.3 原料主要成分第29-30页
        2.5.4 原料结构特性第30-32页
    2.6 结论第32-33页
3 Fe~(3+)添加量对预处理样品酶解效果及基质特性的影响第33-38页
    3.1 材料与方法第33-34页
        3.1.1 Fe~(3+)添加量单因素实验第33页
        3.1.2 酶解及还原糖测定第33-34页
    3.2 结果与讨论第34-37页
        3.2.1 回收率差异分析第34-35页
        3.2.2 酶解产糖特性第35-37页
    3.3 结论第37-38页
4 稀硫酸浓度对预处理样品酶解效果及基质特性的影响第38-57页
    4.1 材料与方法第38-39页
        4.1.1 稀硫酸浓度单因素实验第38页
        4.1.2 酶解及还原糖测定第38页
        4.1.3 成分测定及结构分析第38-39页
    4.2 结果与讨论第39-55页
        4.2.1 酶解产糖特性比较第39-43页
        4.2.2 不同硫酸浓度预处理对样品成分的影响第43-48页
        4.2.3 不同硫酸浓度预处理对样品结构的影响第48-54页
        4.2.4 糖转化率与成分及结晶度指数的相关性第54-55页
    4.3 结论第55-57页
5 温度对预处理样品酶解效果及基质特性的影响第57-62页
    5.1 材料与方法第57页
        5.1.1 预处理温度单因素实验第57页
        5.1.2 酶解及还原糖测定第57页
    5.2 结果与讨论第57-61页
        5.2.1 回收率差异分析第57-59页
        5.2.2 酶解产糖特性比较第59-61页
    5.3 结论第61-62页
6 总结与展望第62-63页
参考文献第63-71页
致谢第71页

论文共71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PVC生产线工艺模拟优化及节能技术开发
下一篇:基于流域水系特征的长沙市污水处理系统布局规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