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绪论 | 第10-15页 |
0.1 研究背景 | 第10页 |
0.2 研究意义与目的 | 第10-11页 |
0.3 研究综述 | 第11-14页 |
0.4 研究方法 | 第14-15页 |
1 课堂管理的内涵 | 第15-22页 |
1.1 课堂管理的定义 | 第15-17页 |
1.1.1 课堂管理 | 第15-16页 |
1.1.2 海外国际汉语课堂管理 | 第16-17页 |
1.2 课堂管理的目标与原则 | 第17-18页 |
1.2.1 综合性原则 | 第17-18页 |
1.2.2 引导性原则 | 第18页 |
1.2.3 互动性原则 | 第18页 |
1.3 课堂管理的内容 | 第18-20页 |
1.4 课堂管理的作用 | 第20-22页 |
1.4.1 保证课堂教学活动的顺利开展 | 第20页 |
1.4.2 营造良好的教学环境和课堂氛围 | 第20-21页 |
1.4.3 加强师生间的有效互动与交流 | 第21-22页 |
2 西非儿童汉语课堂的特点及课堂管理存在的问题 | 第22-30页 |
2.1 西非儿童的特点 | 第22-23页 |
2.1.1 善于模仿,善于交流 | 第22页 |
2.1.2 自我控制力低下,易冲动 | 第22页 |
2.1.3 好胜心强,自我意识强 | 第22-23页 |
2.2 西非儿童汉语课堂的基本情况及特点 | 第23-26页 |
2.2.1 西非儿童汉语课堂的基本情况 | 第23-24页 |
2.2.2 西非儿童汉语课堂的特点 | 第24-26页 |
2.2.2.1 灵活性 | 第25页 |
2.2.2.2 多维性 | 第25页 |
2.2.2.3 交流性 | 第25-26页 |
2.3 西非儿童汉语课堂管理中的问题 | 第26-28页 |
2.3.1 缺少课堂管理规则 | 第26页 |
2.3.2 课堂纪律管理松懈 | 第26-27页 |
2.3.3 缺乏合作意识的培养 | 第27页 |
2.3.4 学生学习的差距难以掌控 | 第27页 |
2.3.5 课堂节奏缺乏把控 | 第27-28页 |
2.4 课堂管理问题产生的原因 | 第28-30页 |
2.4.1 教师原因:志愿者经验不足,缺乏教育机智 | 第28页 |
2.4.2 学生原因:心智尚未成熟,自我管理能力低下 | 第28-29页 |
2.4.3 历史与文化原因:文化理念与教育理念受殖民统治影响 | 第29-30页 |
3 西非儿童汉语课堂管理的实施 | 第30-40页 |
3.1 课堂纪律管理 | 第30-33页 |
3.1.1 课堂规则的制定与实施 | 第30-31页 |
3.1.2 儿童课堂问题行为的处理 | 第31-33页 |
3.1.2.1 参与性干预 | 第31-32页 |
3.1.2.2 影响性干预 | 第32页 |
3.1.2.3 惩罚与奖励策略 | 第32-33页 |
3.2 课堂环境管理 | 第33-36页 |
3.2.1 物理环境的管理 | 第33-35页 |
3.2.1.1 教室布置 | 第33-34页 |
3.2.1.2 座位安排 | 第34页 |
3.2.1.3 活动场所的安排 | 第34-35页 |
3.2.2 心理环境的管理 | 第35-36页 |
3.2.2.1 课堂气氛的营造 | 第35页 |
3.2.2.2 合作学习的培养 | 第35-36页 |
3.3 人际关系管理 | 第36-38页 |
3.3.1 师生关系 | 第36页 |
3.3.2 同伴关系 | 第36-37页 |
3.3.3 情感的控制 | 第37-38页 |
3.4 课堂活动管理 | 第38-40页 |
3.4.1 保证课堂活动多样化 | 第38页 |
3.4.2 提高课堂活动效率 | 第38-39页 |
3.4.3 促进课堂活动推进 | 第39-40页 |
4 西非儿童汉语课堂管理的建议 | 第40-43页 |
4.1 对课堂管理实施方向的建议 | 第40-41页 |
4.1.1 引导积极行为,全方位处理问题行为 | 第40页 |
4.1.2 增加课堂互动,营造和谐氛围 | 第40-41页 |
4.2 对提升该地区汉语教师课堂管理能力的建议 | 第41-43页 |
结语 | 第43-44页 |
参考文献 | 第44-47页 |
致谢 | 第47-48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以及参加科研情况 | 第48-4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