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科学、教育、体育论文--高等教育论文--学校管理论文

武汉地区高等院校职业指导现状分析

摘要第1-7页
ABSTRACT第7-12页
引言第12-21页
 一、选题缘由第12-13页
 二、研究意义第13-14页
 三、文献综述第14-18页
  (一) 研究概况第14-15页
  (二) 关于高校职业指导的研究综述第15-18页
  (三) 文献述评第18页
 四、研究思路与方法第18-19页
  (一) 研究思路第18-19页
  (二) 方法第19页
 五、研究的主要内容和创新点第19-21页
  (一) 研究主要内容第19-20页
  (二) 研究的创新点第20-21页
第一章 高校职业指导的理论基础第21-29页
 一、概念界定第21-22页
 二、职业指导理论的发展第22-24页
  (一) 职业指导理论的发展第22-23页
  (二) 把握职业指导理论的核心:人职匹配理念第23-24页
 三、高校职业指导的特点第24-26页
  (一) 职业指导的系统性第24-25页
  (二) 职业指导的前瞻性第25页
  (三) 就业主体的发展性第25页
  (四) 与学生个性特征相结合第25-26页
  (五) 与专业教育相结合第26页
 四、高校职业指导的目的和原则第26-29页
  (一) 高校职业指导的目的第26-27页
  (二) 高校职业指导的原则第27-29页
第二章 武汉高校职业指导现状调查与分析第29-38页
 一、调查结果分析第29-34页
  (一) 总体分析第29-32页
  (二) 对比分析第32-34页
 二、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第34-38页
  (一) 学校方面的原因第34-37页
  (二) 学生方面的原因第37-38页
第三章 完善高校职业指导的对策及建议第38-48页
 一、更新高校职业指导理念第38-40页
  (一) 把握人职匹配理念的核心精髓第38-39页
  (二) 从学历、职业资格筛选到能力筛选第39页
  (三) 重视学生能力发展而不只是找到工作第39-40页
  (四) 择业方向面向中小企业是出路第40页
 二、学校的职业指导体制建设第40-46页
  (一) 高校网络信息化建设:关注学生和市场需求第40-42页
  (二) 职业指导方式和方法:个性化与多元化相结合第42-44页
  (三) 评价考核体系的建设:评估与反馈并行第44-46页
  (四) 师资队伍建设:资格准入和考核并重第46页
 三、学生的积极主动性发挥第46-48页
  (一) 学生的自主意识:亟待提高第46-47页
  (二) 学生的心理问题:需要自我关注和调整第47-48页
结语第48-49页
参考文献第49-51页
附录1第51-54页
致谢第54-55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第55页

论文共55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交往视野下高校导师与研究生关系研究
下一篇:高校跨学科培养人才的管理创新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