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化学工业论文--硅酸盐工业论文--陶瓷工业论文--生产过程与设备论文

高压烧结Si2BC3N非晶陶瓷的晶化和高温氧化机制

摘要第4-6页
Abstract第6-8页
第1章 绪论第15-44页
    1.1 研究背景第15-17页
    1.2 Si-B-C-N陶瓷的制备方法第17-20页
        1.2.1 有机法第17-18页
        1.2.2 无机法第18-20页
        1.2.3 无机法与有机法的对比第20页
    1.3 Si-B-C-N陶瓷的组织结构及其热稳定性第20-25页
        1.3.1 Si-B-C-N陶瓷的组织结构特征第20-23页
        1.3.2 无机法制备Si-B-C-N陶瓷的热稳定性第23-25页
    1.4 Si-B-C-N非晶陶瓷的晶化行为第25-29页
        1.4.1 无机法制备Si-B-C-N陶瓷在烧结过程中的组织结构演变第25-26页
        1.4.2 化学成分对Si-B-C-N陶瓷晶化行为的影响第26-29页
    1.5 Si-B-C-N陶瓷的性能特点第29-39页
        1.5.1 力学性能第29-32页
        1.5.2 高温氧化性能第32-39页
    1.6 高压烧结技术第39-42页
        1.6.1 高压烧结法简介第39-40页
        1.6.2 高压烧结陶瓷研究进展第40-42页
    1.7 本文的研究目的和主要研究内容第42-44页
第2章 试验材料与研究方法第44-52页
    2.1 试验用原材料第44-45页
    2.2 Si-B-C-N粉体及块体陶瓷的制备方法第45-47页
        2.2.1 机械化学合成Si-B-C-N非晶粉体第45页
        2.2.2 高压烧结制备Si-B-C-N块体陶瓷第45-47页
    2.3 材料分析测试方法第47-50页
        2.3.1 化学成分及物相鉴定第47页
        2.3.2 微观组织结构观察第47页
        2.3.3 原子价键表征第47-48页
        2.3.4 力学性能测试第48-50页
        2.3.5 热分析测试第50页
    2.4 高温氧化性能研究第50-51页
    2.5 第一性原理计算第51-52页
第3章 高压烧结对Si-B-C-N陶瓷组织结构和性能的影响第52-67页
    3.1 机械合金化制备Si-B-C-N非晶陶瓷粉体第52-57页
        3.1.1 化学成分与微观结构第52-55页
        3.1.2 粉体形貌分析第55-56页
        3.1.3 LaB_6/Si-B-C-N复合粉体的形貌特征第56-57页
    3.2 放电等离子烧结制备Si-B-C-N(La)块体陶瓷第57-59页
        3.2.1 物相和组织形貌演变第57-59页
        3.2.2 密度和力学性能第59页
    3.3 高压烧结制备Si_2BC_3N块体陶瓷第59-66页
        3.3.1 高压烧结温度对Si_2BC_3N块体陶瓷物相组成的影响第59-60页
        3.3.2 高压烧结温度对Si_2BC_3N块体陶瓷致密度的影响第60-63页
        3.3.3 高压烧结温度对Si_2BC_3N块体陶瓷力学性能的影响第63-65页
        3.3.4 高压烧结压力对Si_2BC_3N陶瓷密度和力学性能的影响第65-66页
    3.4 本章小结第66-67页
第4章 高压烧结Si_2BC_3N非晶陶瓷的晶化过程与机制第67-91页
    4.1 高压烧结温度对Si_2BC_3N非晶陶瓷晶化过程的影响第67-80页
        4.1.1 物相变化第67-68页
        4.1.2 微观结构演变第68-76页
        4.1.3 价键变化第76-80页
    4.2 高压烧结压力对Si_2BC_3N非晶陶瓷晶化过程的影响第80-84页
        4.2.1 物相变化第80-81页
        4.2.2 微观结构演变第81-84页
    4.3 高压条件下Si_2BC_3N非晶陶瓷的晶化机制第84-89页
        4.3.1 常压条件下热力学分析第84-85页
        4.3.2 高压条件下热力学分析第85-89页
    4.4 本章小结第89-91页
第5章 高压烧结Si_2BC_3N非晶陶瓷的高温氧化行为机制第91-113页
    5.1 氧化实验方案设计第91-93页
        5.1.1 氧化热力学计算第91-92页
        5.1.2 热重分析第92-93页
    5.2 抗氧化性能第93-97页
        5.2.1 Si_2BC_3N陶瓷的抗氧化性能第93-95页
        5.2.2 SiC和Si_3N_4块体陶瓷的抗氧化性能第95-97页
    5.3 氧化层物相鉴定第97-98页
    5.4 氧化层微观组织结构特征第98-104页
        5.4.1 氧化层表面和截面形貌第98-101页
        5.4.2 截面微观结构第101-103页
        5.4.3 表面氧化层的原子成键状态第103-104页
    5.5 氧化动力学第104-106页
    5.6 氧化层生长机制第106-109页
    5.7 非晶Si_2BC_3N块体陶瓷的氧化损伤机制第109-110页
    5.8 非晶/纳米晶SiC块体陶瓷的氧化层特征第110-111页
    5.9 本章小结第111-113页
结论第113-115页
参考文献第115-129页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它成果第129-133页
致谢第133-135页
个人简历第135页

论文共135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数据驱动的锂离子电池剩余寿命预测方法研究
下一篇:铟基微纳米材料的液相合成与光催化性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