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9-15页 |
1.1 课题背景与意义 | 第9页 |
1.2 海洋能发电 | 第9-12页 |
1.3 国内外波浪发电技术发展分析与研究 | 第12-14页 |
本论文主要研究内容 | 第14-15页 |
第二章 波浪发电技术的分析与研究 | 第15-38页 |
2.1 波浪发电原理和分类 | 第15-17页 |
2.2 振荡水柱式波浪发电能量转换装置 | 第17-21页 |
2.2.1 振荡水柱波浪发电原理 | 第17-18页 |
2.2.2 第一次能量转换 | 第18页 |
2.2.3 波浪理论 | 第18-19页 |
2.2.4 第二次能量转换 | 第19-21页 |
2.3 波浪发电电能处理技术 | 第21-23页 |
2.4 振荡水柱式波浪发电系统发电机研究与分析 | 第23-24页 |
2.5 永磁同步发电机 | 第24-29页 |
2.5.1 永磁同步发电机结构及工作原理 | 第25-26页 |
2.5.2 永磁同步发电机的数学模型 | 第26-29页 |
2.6 三相不可控整流电路 | 第29-30页 |
2.7 Cuk升降压电路 | 第30-32页 |
2.8 新能源并联技术 | 第32-34页 |
2.9 逆变器并联的环流分析 | 第34-37页 |
本章小结 | 第37-38页 |
第三章 新型岸基式振荡水柱波浪发电能量转换器设计与研究 | 第38-48页 |
3.1 新型岸基式振荡水柱波浪发电能量转换装置设计 | 第38-47页 |
3.1.1 新型能量转换装置设计过程、结构与工作原理 | 第39-42页 |
3.1.2 气室理论 | 第42-43页 |
3.1.3 新型能量转换装置的分析与研究 | 第43-44页 |
3.1.4 模拟条件下模型机实验 | 第44-46页 |
3.1.5 实验结果分析 | 第46-47页 |
本章小结 | 第47-48页 |
第四章 不稳定波功率条件下电能处理的建模仿真 | 第48-63页 |
4.1 振荡水柱不稳定波浪功率 | 第48页 |
4.2 不稳定波功率下发电机仿真模型搭建 | 第48-50页 |
4.3 不稳定波功率发电机和整流系统建模 | 第50-51页 |
4.4 波浪发电机和整流电路联合模型仿真结果 | 第51-52页 |
4.5 可控稳压逆变系统 | 第52-62页 |
4.5.1 可控稳压Cuk电路建模 | 第52-57页 |
4.5.2 稳压逆变系统模型 | 第57-58页 |
4.5.3 可控稳压Cuk电路模型仿真结果与分析 | 第58-59页 |
4.5.4 可控稳压Cuk电路和逆变电路模型联合仿真结果与分析 | 第59-62页 |
本章小结 | 第62-63页 |
第五章 波浪发电系统并联过程建模仿真 | 第63-77页 |
5.1 波浪发电装置并联过程分析 | 第63-64页 |
5.2 基于包络线检测和保护的波浪发电自动并联过程控制策略 | 第64-69页 |
5.2.1 采样相位差法 | 第64-66页 |
5.2.3 包络线检测 | 第66-67页 |
5.2.4 锁相环同频跟踪 | 第67-68页 |
5.2.5 输出电压有效值跟踪控制 | 第68-69页 |
5.3 手动并联过程 | 第69-72页 |
5.3.1 手动并联过程仿真 | 第69-70页 |
5.3.2 仿真结果与分析 | 第70-72页 |
5.4 基于包络线检测保护自动并联过程 | 第72-74页 |
5.4.1 自动并联过程仿真 | 第72-73页 |
5.4.2 仿真结果与分析 | 第73-74页 |
5.5 基于包络线检测保护自动故障分离控制 | 第74-75页 |
本章小结 | 第75-77页 |
结论与展望 | 第77-78页 |
参考文献 | 第78-81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参与的项目和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81-82页 |
致谢 | 第8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