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交通运输论文--公路运输论文--汽车工程论文--汽车结构部件论文--电气设备及附件论文

基于车辆动力学的爬坡车道辅助设计系统研究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6页
第一章 绪论第9-19页
    1.1 研究背景第9页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9-17页
        1.2.1 国外研究现状第9-12页
        1.2.2 国内研究现状第12-17页
    1.3 论文研究目标与内容第17-19页
第二章 载重汽车行驶速度预测模型第19-35页
    2.1 爬坡车道设置依据第19-21页
        2.1.1 现有爬坡车道设置依据第19-20页
        2.1.2 存在的问题第20-21页
    2.2 车辆动力学模型第21-27页
        2.2.1 载重汽车动力学模型第21-24页
        2.2.2 载重汽车车轮垂直载荷分布第24-27页
    2.3 载重汽车行驶速度预测模型的建立第27-34页
        2.3.1 单一纵坡限制下的稳定车速第28-29页
        2.3.2 弯道行驶最大安全车速第29-30页
        2.3.3 载重汽车行驶速度预测模型的建立第30-34页
    2.4 本章小结第34-35页
第三章 实车试验第35-49页
    3.1 载重汽车车型分类及基本参数标定第35-41页
        3.1.1 两轴单车型载重汽车比功率分布规律第37-39页
        3.1.2 三轴牵引型载重汽车比功率分布规律第39-41页
    3.2 连续测速试验方案设计第41-44页
    3.3 试验数据预处理第44-45页
        3.3.1 自由流状态的界定第44页
        3.3.2 数据预处理第44-45页
    3.4 载重汽车弯坡组合路段驾驶员速度控制模型标定第45-48页
        3.4.1 初始速度的影响第45页
        3.4.2 纵坡坡度的影响第45-46页
        3.4.3 圆曲线半径的影响第46-47页
        3.4.4 车辆性能的影响第47-48页
    3.5 本章小结第48-49页
第四章 仿真系统开发及实例应用第49-63页
    4.1 仿真系统简介第49-50页
    4.2 系统的界面设计第50-57页
        4.2.1 系统的主界面设计第50-51页
        4.2.2 参数输入界面设计第51-52页
        4.2.3 道路数据库管理界面设计第52-53页
        4.2.4 道路速度计算界面设计第53-54页
        4.2.5 测算结果输出界面设计第54-56页
        4.2.6 用户管理界面设计第56-57页
    4.3 模型验证对比第57-58页
        4.3.1 连续上坡路段载重汽车行驶速度预测模型的检验第57页
        4.3.2 弯坡组合路段载重汽车行驶速度预测模型的检验第57-58页
    4.4 实例应用第58-62页
    4.5 本章小结第62-63页
结论与展望第63-65页
    论文主要结论第63-64页
    不足与展望第64-65页
参考文献第65-68页
附录第68-69页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第69-70页
致谢第70页

论文共70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基于改善操纵稳定性的ESP系统纵向力控制分配研究
下一篇:基于联合仿真的智能车辆转向避撞和稳定性联合控制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