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科学、教育、体育论文--中等教育论文--各科教学法、教学参考书论文--生物论文

中学生科学志趣研究--以中学生物课程为例

中文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6页
前言第9-18页
    一、课题来源第9-13页
        (一)PISA2015年度报告揭示我国中学生科学相关态度引人担忧第9-10页
        (二)教育心理学中关于兴趣的深入研究第10-11页
        (三)我国大学生职业选择的现实考量第11-12页
        (四)基础教育改革的整体要求第12-13页
    二、研究的目的及意义第13-14页
        (一)研究的目的第13-14页
        (二)研究意义第14页
    三、研究现状第14-17页
        (一)国外相关研究第14-15页
        (二)国内研究现状第15-16页
        (三)现有研究结论第16-17页
    四、本课题的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第17-18页
        (一)研究思路第17页
        (二)研究方法第17-18页
第一部分:科学志趣内涵及外延概述第18-27页
    1.1 志趣及相关概要第18-21页
        1.1.1 志趣概念第18-19页
        1.1.2 志趣特征第19-20页
        1.1.3 志趣及相关概念辨析第20-21页
    1.2 中学生科学志趣概述第21-24页
        1.2.1 科学志趣概述第21页
        1.2.2 科学志趣的教育价值第21-22页
        1.2.3 科学志趣在基础教育中的作用第22-24页
    1.3 志趣视角下的科学教育第24-27页
        1.3.1 从“钱学森之问”到“知识分子”讨论第24-25页
        1.3.2 志趣视角下的相关科学课程第25-27页
第二部分:影响高中生科学志趣培养的因素探析第27-41页
    2.1 志趣影响因素测量整体设计第27-33页
        2.1.1 实验目的第27页
        2.1.2 选取实验被试第27-28页
        2.1.3 实验自变量与因变量第28-33页
        2.1.4 问卷测量实验实施安排第33页
    2.2:测量实验数据分析第33-41页
        2.2.1 样本描述第33-34页
        2.2.2 各变量之间相关性分析第34-35页
        2.2.3 各自变量因素影响力分析第35-39页
        2.2.4 客观变量对科学学术志趣的影响分析第39-40页
        2.2.5 科学志趣影响理科学业成绩第40-41页
第三部分:培养高中生生物科学志趣的策略与实施研究第41-55页
    3.1 科学志趣培养视域下的生物课程设计分析第41-47页
        3.1.1 生物课程设计应遵循科学志趣培养的原则第41-43页
        3.1.2 志趣培养需要建立教学共同体第43-44页
        3.1.3 志趣培养视域下的生物课程教学策略分析第44-47页
    3.2 生物课程中科学志趣培养的教育实践第47-55页
        3.2.1 实验被试的选取第47页
        3.2.2 实验班生物课程实施案例第47-55页
第四部分:结果与分析第55-60页
    4.1 实验班科学志趣培养结果与分析第55-56页
    4.2 实验班科学志趣主要影响因素结果与分析第56-58页
    4.3 结构化访谈的结果与分析第58-60页
第五部分:结论与建议第60-63页
    5.1 结论与反思第60-61页
    5.2 相关建议第61-63页
参考文献第63-67页
攻读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第67-68页
附录1:中学生科学志趣影响因素调查问卷第68-70页
附录2:基于科学志趣培养的生物实验课程认识的访谈提纲第70-71页
致谢第71-72页

论文共72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新课标下圆锥曲线的考题分析及复习策略
下一篇:海南省高中数学男女教师课堂教学行为的差异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