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10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0-25页 |
·能源现状和能源微藻 | 第10-12页 |
·简介 | 第10页 |
·能源微藻的优势 | 第10-11页 |
·能源微藻的种类 | 第11-12页 |
·布朗葡萄藻 | 第12-15页 |
·布朗葡萄藻形态学研究 | 第12-13页 |
·布朗葡萄藻的分类 | 第13-15页 |
·布朗葡萄藻的优势 | 第15页 |
·布朗葡萄藻的培养 | 第15-17页 |
·培养基的选择与优化 | 第15-17页 |
·培养条件选择与优化 | 第17页 |
·微藻的大规模培养 | 第17-20页 |
·开放式培养系统 | 第18页 |
·封闭式培养系统 | 第18-19页 |
·布朗葡萄藻的反应器培养 | 第19-20页 |
·反应器的模型化发展 | 第20页 |
·布朗葡萄藻的分离采收和烃类物质提取 | 第20-22页 |
·微藻的分离采收 | 第20-21页 |
·布朗葡萄藻的烃类物质提取 | 第21-22页 |
·微藻的冷冻保藏 | 第22-23页 |
·本课题的立题依据与研究内容 | 第23-25页 |
第二章 布朗葡萄藻的培养和冷冻保藏 | 第25-42页 |
·引言 | 第25页 |
·材料与方法 | 第25-29页 |
·实验材料与仪器 | 第25-26页 |
·培养基 | 第26页 |
·气升式反应器 | 第26-27页 |
·培养方法 | 第27页 |
·冷冻保藏方法 | 第27页 |
·分析方法 | 第27-29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29-40页 |
·三种不同培养基对布朗葡萄藻生长及其代谢产物的影响 | 第29-33页 |
·Chu13 培养基中布朗葡萄藻的生长和代谢规律 | 第33-36页 |
·布朗葡萄藻细胞的形态观察和成分分析 | 第36-37页 |
·布朗葡萄藻细胞的冷冻保藏 | 第37-40页 |
·本章小结 | 第40-42页 |
第三章 布朗葡萄藻的分批补料培养 | 第42-51页 |
·引言 | 第42页 |
·材料与方法 | 第42-43页 |
·实验材料与仪器 | 第42页 |
·培养基和培养方法 | 第42-43页 |
·分批补料方法 | 第43页 |
·分析方法 | 第43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43-49页 |
·补料时间对葡萄藻分批补料培养的影响 | 第43-44页 |
·补料浓度对葡萄藻分批补料培养的影响 | 第44-47页 |
·补料策略对葡萄藻分批补料培养的影响 | 第47-49页 |
·本章小结 | 第49-51页 |
第四章 气升式光照生物反应器的内部结构优化与放大 | 第51-65页 |
·引言 | 第51页 |
·材料与方法 | 第51-54页 |
·实验材料与仪器 | 第51页 |
·培养基 | 第51-52页 |
·气升式反应器 | 第52页 |
·培养方法 | 第52-53页 |
·测定方法 | 第53页 |
·实验设计与模拟 | 第53-54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54-64页 |
·2 L 气升式光照反应器内部结构优化方法的建立 | 第54-62页 |
·40 L 气升式光照反应器内部结构优化结果 | 第62页 |
·40 L 气升式光照反应器中微藻放大培养和补料培养 | 第62-64页 |
·本章小结 | 第64-65页 |
第五章 布朗葡萄藻分离方法的研究 | 第65-80页 |
·引言 | 第65页 |
·材料与方法 | 第65-68页 |
·实验材料与仪器 | 第65-66页 |
·培养基和培养方法 | 第66页 |
·气浮辅助电絮凝方法 | 第66页 |
·磁性纳米颗粒分离法 | 第66-67页 |
·分析方法 | 第67-68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68-78页 |
·气浮辅助电絮凝法对布朗葡萄藻细胞回收率的影响 | 第68-72页 |
·磁性纳米颗粒 Fe_3O_4 对布朗葡萄藻细胞进行磁性分离 | 第72-77页 |
·分离方法比较 | 第77-78页 |
·本章小结 | 第78-80页 |
主要结论与展望 | 第80-82页 |
论文主要创新点 | 第82-85页 |
注释表 | 第85-87页 |
致谢 | 第87-89页 |
参考文献 | 第89-103页 |
附录: 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103-10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