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页 |
一、绪论 | 第9-13页 |
(一) 研究目的和意义 | 第9-10页 |
(二) 相关研究现状 | 第10页 |
(三) 研究创新点与研究难点 | 第10-11页 |
1.研究创新点 | 第10-11页 |
2.研究难点 | 第11页 |
(四) 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 | 第11-13页 |
1.研究对象 | 第11页 |
2.研究方法 | 第11-13页 |
二、网络吐槽式影评短片概述 | 第13-17页 |
(一) 网络吐槽式影评短片的概念 | 第13-14页 |
(二) 网络吐槽式影评短片的发展历史 | 第14-15页 |
1.网络恶搞视频的初现 | 第14页 |
2.门户网站的驻扎视频原创者 | 第14-15页 |
3.短视频热潮中崛起的网红自媒体 | 第15页 |
(三) 网络吐槽式影评短片的风格类型 | 第15-17页 |
1.几分钟带你看完电影系列 | 第15-16页 |
2.电影故事重构系列 | 第16页 |
3.传统式影评的吐槽化 | 第16-17页 |
三、传播符号学理论概述 | 第17-21页 |
(一) 传播符号学的理论基础 | 第17-19页 |
1.索绪尔的符号学理论 | 第17-18页 |
2.皮尔斯的符号学理论 | 第18页 |
3.罗兰·巴尔特的符号学理论 | 第18-19页 |
(二) 传播符号学的研究框架 | 第19-20页 |
1.传播主体 | 第19页 |
2.传播文本 | 第19页 |
3.传播媒介 | 第19页 |
4.传播符码 | 第19-20页 |
5.传播意义 | 第20页 |
(三) 传播符号学对网络吐槽式影评短片符号传播研究的运用 | 第20-21页 |
四、传播符号学视阈下网络吐槽式影评短片 | 第21-41页 |
(一) 传播主体 | 第21-28页 |
1.传播者 | 第21-24页 |
2.符号意义接受者 | 第24-28页 |
(二) 传播文本 | 第28-31页 |
1.文本的叙事风格 | 第28-30页 |
2.声音符号的辅助 | 第30-31页 |
(三) 传播媒介 | 第31-33页 |
1.弹幕网站:部落式的人际对话 | 第31-32页 |
2.社交媒体:成员的社群互动 | 第32-33页 |
(四) 传播符码 | 第33-35页 |
1.建立规约性的话语表达 | 第33-34页 |
2.构建代码化的角色名称 | 第34-35页 |
(五) 传播意义 | 第35-41页 |
1.通过修辞隐喻影射社会现象 | 第35-37页 |
2.迎合解构主义的娱乐至上 | 第37-41页 |
五、网络吐槽式影评短片的传播困境与发展建议 | 第41-47页 |
(一) 网络吐槽式影评短片的传播困境 | 第41-42页 |
1.传播者叙事风格的模仿化 | 第41页 |
2.传播文本的内容同质化和形式单一化 | 第41页 |
3.传播受众的分流 | 第41-42页 |
(二) 传播符号学视阈下网络吐槽式影评短片的发展建议 | 第42-47页 |
1.利用伴随文本创造商业价值 | 第42-45页 |
2.短片传播的创新途径 | 第45-47页 |
六、结语 | 第47-49页 |
参考文献 | 第49-51页 |
致谢 | 第5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