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现代民谣词曲特点研究
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7-12页 |
1.1 相关概念界定 | 第7-9页 |
1.2 研究文献综述 | 第9-10页 |
1.3 研究思路与方法 | 第10-11页 |
1.4 创新之处 | 第11-12页 |
第二章 中国现代民谣的发展脉络 | 第12-18页 |
2.1 七十年代的台湾民歌运动 | 第12-14页 |
2.1.1 台湾现代民歌 | 第12-13页 |
2.1.2 淡江——夏潮 | 第13-14页 |
2.1.3 台湾校园歌曲 | 第14页 |
2.2 八十年代至世纪末的大陆校园民谣 | 第14-15页 |
2.3 新世纪以来新民谣的诞生与发展 | 第15-18页 |
第三章 中国现代民谣的歌词特点 | 第18-28页 |
3.1 歌词内容——源于生活,憧憬生活 | 第18-23页 |
3.1.1 永远的爱情 | 第18-20页 |
3.1.2 光阴的故事 | 第20-22页 |
3.1.3 浓浓的乡情 | 第22-23页 |
3.2 歌词语言——古今交融,清新小雅 | 第23-28页 |
3.2.1 现代口语化 | 第23-25页 |
3.2.2 古典诗词化 | 第25-28页 |
第四章 中国现代民谣的曲调特点 | 第28-41页 |
4.1 旋律——从平缓级进走向跳进张扬 | 第29-32页 |
4.1.1 同音反复和级进为主 | 第29-31页 |
4.1.2 逐渐增多的跳进音程 | 第31-32页 |
4.2 节奏——从疏松稳定走向细化和灵活 | 第32-36页 |
4.2.1 疏松和稳定——校园歌曲的节奏特点 | 第32-33页 |
4.2.2 紧凑和动感——校园民谣的节奏特点 | 第33-35页 |
4.2.3 细化和灵活——新民谣的节奏特点 | 第35-36页 |
4.3 乐汇——中西乐汇交融赋予独特韵味 | 第36-38页 |
4.4 音域——跨度与高低音区比重逐步增大 | 第38-41页 |
第五章 中国现代民谣的发展趋势 | 第41-45页 |
5.1 民族化趋势 | 第41-43页 |
5.1.1 歌词题材和语言的民族化 | 第41-42页 |
5.1.2 编曲配乐中的民族化 | 第42-43页 |
5.2 多元化趋势 | 第43-45页 |
5.2.1 流行民谣 | 第43页 |
5.2.2 民谣摇滚 | 第43-44页 |
5.2.3 乡土民谣 | 第44页 |
5.2.4 古风民谣 | 第44页 |
5.2.5 电子民谣 | 第44-45页 |
结论 | 第45-46页 |
致谢 | 第46-47页 |
参考文献 | 第47-49页 |
附录: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4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