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建筑科学论文--地下建筑论文--区域规划、城乡规划论文--城市规划论文--城市规划布局论文--总体规划论文

历史商业街区的功能再生与改造设计研究--以闽南地区为例

摘要第3-4页
abstract第4-5页
第1章 绪论第9-27页
    1.1 研究背景第9-11页
        1.1.1 国家政策鼓励历史街区保护更新第9-10页
        1.1.2 新常态下历史商业街区发展优势显现第10-11页
        1.1.3 我国历史商业街区功能更新面临的困境第11页
    1.2 研究范围及概念界定第11-14页
        1.2.1 历史商业街区第11-13页
        1.2.2 历史商业街区的功能第13-14页
        1.2.3 功能再生第14页
    1.3 研究目的及研究意义第14-15页
    1.4 研究现状第15-24页
        1.4.1 国外研究现状第15-16页
        1.4.2 国内研究现状第16-23页
        1.4.3 小结第23-24页
    1.5 研究特色与创新点第24页
    1.6 研究方法、框架第24-27页
第2章 历史商业街区发展历程及闽南地区典型案例概述第27-41页
    2.1 历史商业街区发展历程第27-32页
        2.1.1 历史商业街区起源第27-28页
        2.1.2 历史商业街区保护更新历程第28-32页
        2.1.3 历史商业街区现状特征第32页
    2.2 闽南地区典型案例的选取及其历史沿革第32-39页
        2.2.1 泉州西街第33-36页
        2.2.2 厦门中山路第36-38页
        2.2.3 漳州台湾路第38-39页
    2.3 本章小结第39-41页
第3章 历史商业街区功能演变的特征及影响研究第41-87页
    3.1 城市视角下历史商业街区的街区功能增加第41-48页
        3.1.1 历史商业街区规划功能定位的转变第41-44页
        3.1.2 街区具有提升城市物质空间环境和延续城市文脉的功能第44-46页
        3.1.3 街区契合旅游文化产业发展充当城市生产力第46-48页
    3.2 步行化策略下历史商业街区的街道功能演变及其对建筑过渡空间的影响第48-67页
        3.2.1 历史商业街道步行措施及交通转换处理第50-58页
        3.2.2 历史商业街区街道景观增加第58-62页
        3.2.3 历史商业街区街道空间中休闲、商业、展示功能植入第62-67页
        3.2.4 街道功能演变对建筑过渡空间的影响分析第67页
    3.3 历史商业街区商业业种业态的变化特征及其对建筑改造设计的影响第67-84页
        3.3.1 零售业业种数量变化特征第69-76页
        3.3.2 零售业业种分布变化特征第76-81页
        3.3.3 政策指导的业态与地租支付能力矛盾促使店铺功能复合化第81-83页
        3.3.4 业种业态变化对建筑空间需求的影响第83-84页
    3.4 本章小结第84-87页
第4章 历史商业街区中建筑适应功能再生的改造设计研究第87-123页
    4.1 旅游商业发展影响下历史商业街区建筑过渡空间的应变设计研究第87-102页
        4.1.1 对骑楼五脚基空间传统行为的展示性设计分析第87-91页
        4.1.2 呼应步行街的门头设计的主导要素分析第91-99页
        4.1.3 商业空间扩大影响下“宅店分离型”骑楼建筑“楼梯”空间设计分析第99-102页
    4.2 基于业种变化与功能复合的历史商业街区室内空间设计分析第102-112页
        4.2.1 顾客空间与商品空间的公共性增加第102-106页
        4.2.2 室内商业空间利用率提高第106-109页
        4.2.3 功能复合后多种功能分布方式及流线优化第109-112页
    4.3 再生功能空间设计的细节处理研究第112-120页
        4.3.1 建筑改造中非“修旧如旧”材料的选用处理第112-115页
        4.3.2 空调消防电力设备的有机融入第115-117页
        4.3.3 室内空间历史文化氛围的烘托第117-120页
    4.4 本章小结第120-123页
第5章 台北历史商业街区典型案例实地调研分析与启示第123-163页
    5.1 台北历史商业街区的历史发展与保护更新概况第123-131页
        5.1.1 台北历史商业街区发展沿革与产业文化第123-126页
        5.1.2 台北历史商业街区的保护更新历程第126-127页
        5.1.3 台湾历史商业街区建筑保存及改造建筑管制条令第127-131页
    5.2 台北历史商业街区建筑空间再利用案例第131-145页
        5.2.1 民艺埕第132-136页
        5.2.2 米粮桁第136-141页
        5.2.3 阿嬷家第141-145页
    5.3 台北历史商业街区功能再生方式第145-160页
        5.3.1 传统产业业种多机制保存第146-149页
        5.3.2 文创产业带动保存机制第149-157页
        5.3.3 街区活动对街区保存的促进第157-160页
    5.4 本章小结第160-163页
第6章 历史商业街区功能再生及建筑改造实施的主要策略第163-173页
    6.1 明确历史商业街区功能定位第163-165页
    6.2 合理疏导交通,完善街区步行交通体系及步行环境第165-166页
    6.3 零售业业种结合区位历史条件合理布局统筹发展第166-168页
    6.4 设计结合生活商业功能丰富活化建筑空间第168-169页
    6.5 历史文化元素多元置入过渡空间及室内空间第169-170页
    6.6 增设街区建筑管制法规,加强建筑师改造设计参与度第170-173页
第7章 总结与展望第173-175页
参考文献第175-181页
致谢第181-183页
附录 泉州西街、厦门中山路、漳州台湾路、台北迪化街商业统计表第183-205页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第205页

论文共205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厦门轨道站点影响区用地规划布局模式研究
下一篇:西安曲江金水湾小区绿化成本控制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