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口及邻近海域表层沉积物中微量元素分布特征及环境效应
| 致谢 | 第5-6页 |
| 摘要 | 第6-8页 |
| ABSTRACT | 第8-10页 |
| 1 引言 | 第13-29页 |
| 1.1 选题背景和研究意义 | 第13-15页 |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和进展 | 第15-25页 |
| 1.3 存在问题及总结 | 第25-27页 |
| 1.4 研究目标 | 第27页 |
| 1.5 研究内容 | 第27-28页 |
| 1.6 技术路线 | 第28-29页 |
| 2 研究区域背景 | 第29-36页 |
| 2.1 地质地理环境 | 第29-30页 |
| 2.2 水动力环境 | 第30-34页 |
| 2.3 物质输运概况 | 第34-36页 |
| 3 方法和数据 | 第36-40页 |
| 3.1 样品的采集与保存 | 第36页 |
| 3.2 元素分析测试 | 第36-37页 |
| 3.3 粒度分析 | 第37-38页 |
| 3.4 数据处理与数理统计方法 | 第38-40页 |
| 4 研究区域地球化学特征 | 第40-50页 |
| 4.1 研究区域内表层沉积物元素的分布 | 第40-46页 |
| 4.2 元素之间相关性分析 | 第46-50页 |
| 5 研究区域微量元素分布的控制因素分析 | 第50-57页 |
| 5.1 粒度控制因素 | 第50-52页 |
| 5.2 氧化还原环境控制因素 | 第52-53页 |
| 5.3 陆源沉积物来源 | 第53-55页 |
| 5.4 研究区域徽董元素含董变化的因子分析 | 第55-57页 |
| 6 研究区域微量元素环境效应分析 | 第57-64页 |
| 6.1 地累积指数法评价 | 第57-59页 |
| 6.2 潜在生态风险法评价 | 第59-64页 |
| 7 结论与展望 | 第64-66页 |
| 7.1 结论 | 第64-65页 |
| 7.2 展望 | 第65-66页 |
| 参考文献 | 第66-73页 |
| 作者简历 | 第7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