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9-14页 |
一、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9-10页 |
(一)研究背景 | 第9-10页 |
(二)研究意义 | 第10页 |
二、研究现状分析 | 第10-12页 |
三、研究思路与方法 | 第12-13页 |
(一)研究思路 | 第12页 |
(二)研究方法 | 第12-13页 |
四、选题创新点 | 第13-14页 |
第二章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中形式主义的产生 | 第14-21页 |
一、形式主义及其实质 | 第14页 |
二、形式主义的表现 | 第14-17页 |
(一)形式主义的主要表现 | 第15-16页 |
(二)形式主义的新表现 | 第16-17页 |
三、形式主义的产生原因 | 第17-21页 |
(一)形式主义产生的主观原因 | 第17-18页 |
(二)形式主义产生的客观原因 | 第18-21页 |
第三章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中防范形式主义的重要性 | 第21-28页 |
一、形式主义是“四风”之首 | 第21-22页 |
二、防范形式主义的严峻形势 | 第22-25页 |
(一)形式主义的危害性 | 第22-24页 |
(二)形式主义的长期性 | 第24-25页 |
三、防范形式主义的意义重大 | 第25-28页 |
(一)党和国家历史教训要求防范形式主义 | 第25-26页 |
(二)保持党的良好形象要求防范形式主义 | 第26页 |
(三)维护党的领导地位要求防范形式主义 | 第26-27页 |
(四)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伟大胜利要求防范形式主义 | 第27-28页 |
第四章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中防范形式主义的历史回顾 | 第28-36页 |
一、防范形式主义的重要历史回顾 | 第28-34页 |
(一)新中国成立前防范形式主义的理论和实践 | 第28-29页 |
(二)新中国成立后到改革开放期间防范形式主义的理论和实践 | 第29-30页 |
(三)改革开放后到十八大期间防范形式主义的理论和实践 | 第30-32页 |
(四)十八大以来防范形式主义的理论和实践 | 第32-34页 |
二、中国共产党防范形式主义的基本经验 | 第34-36页 |
第五章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中防范形式主义的对策 | 第36-46页 |
一、找准防范形式主义的根本、核心、关键和重点 | 第36-38页 |
(一)根本是夯实党员干部理想信念 | 第36-37页 |
(二)核心是密切同群众的血肉关系 | 第37页 |
(三)关键是发挥领导干部示范作用 | 第37-38页 |
(四)重点是培养干部求真务实作风 | 第38页 |
二、坚持整治已经存在的形式主义 | 第38-40页 |
(一)始终坚持问题导向的根本原则 | 第38-39页 |
(二)着重解决好“工作不实”问题 | 第39-40页 |
(三)巩固“不敢”的高压震慑态势 | 第40页 |
三、建立和完善长效的防范机制 | 第40-46页 |
(一)健全思想作风教育的工作机制 | 第41-42页 |
(二)健全制约和监督权力运行机制 | 第42-43页 |
(三)健全干部考核选拔的科学机制 | 第43-44页 |
(四)健全干部日常监督管理的机制 | 第44-45页 |
(五)健全严格的责任追究机制 | 第45-46页 |
结语 | 第46-48页 |
致谢 | 第48-49页 |
参考文献 | 第49-53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与学位论文内容相关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 第5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