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0-17页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第10-12页 |
1.1.1 研究背景 | 第10-11页 |
1.1.2 研究意义 | 第11-12页 |
1.2 研究现状 | 第12-14页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2-13页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3-14页 |
1.2.3 研究现状综述 | 第14页 |
1.3 研究思路和研究内容 | 第14-16页 |
1.3.1 研究思路 | 第14-15页 |
1.3.2 研究内容 | 第15-16页 |
1.4 研究方法 | 第16-17页 |
第2章 激励概述与理论基础 | 第17-21页 |
2.1 激励概述 | 第17页 |
2.2 相关理论基础 | 第17-21页 |
2.2.1 需求层次理论 | 第17-18页 |
2.2.2 双因素激励理论 | 第18页 |
2.2.3 公平理论 | 第18-19页 |
2.2.4 强化理论 | 第19-20页 |
2.2.5 综合型激励理论 | 第20-21页 |
第3章 G县农村信用社基层网点员工激励因素问卷调查 | 第21-47页 |
3.1 相关概念界定 | 第21-22页 |
3.1.1 G县农村信用社 | 第21-22页 |
3.1.2 基层网点员工 | 第22页 |
3.2 问卷设计 | 第22页 |
3.3 .问卷可行性分析 | 第22-26页 |
3.3.1 项目分析 | 第23-24页 |
3.3.2 信度和效度分析 | 第24-26页 |
3.4 问卷结果统计分析 | 第26-45页 |
3.4.1 样本统计分析 | 第26-28页 |
3.4.2 描述性分析 | 第28-30页 |
3.4.3 因子分析 | 第30-33页 |
3.4.4 方差分析 | 第33-45页 |
3.5 问卷结果统计分析结论 | 第45-47页 |
3.5.1 样本统计分析结论 | 第45页 |
3.5.2 描述性分析结论 | 第45页 |
3.5.3 因子分析结论 | 第45页 |
3.5.4 方差分析结论 | 第45-47页 |
第4章 G县农村信用社基层网点员工工作现状及激励分析 | 第47-53页 |
4.1 基层网点员工工作现状 | 第47-49页 |
4.1.1 缺乏向上的动力 | 第47-48页 |
4.1.2 缺乏工作自主性 | 第48页 |
4.1.3 缺乏业务成就感 | 第48-49页 |
4.2 基于工作现状的激励分析 | 第49-53页 |
4.2.1 个人发展上缺乏员工职业规划 | 第49-50页 |
4.2.2 工作环境上不注重人性化管理 | 第50-51页 |
4.2.3 薪酬福利上缺乏公平有效考核 | 第51页 |
4.2.4 企业文化上忽视员工精神需求 | 第51-53页 |
第5章 G县农村信用社基层网点员工激励措施完善与实施保障 | 第53-64页 |
5.1 激励措施的完善 | 第53-61页 |
5.1.1 基于个人发展的激励措施完善 | 第53-56页 |
5.1.2 基于工作环境的激励措施完善 | 第56-57页 |
5.1.3 基于薪金福利的激励措施完善 | 第57-60页 |
5.1.4 基于企业文化的激励措施完善 | 第60-61页 |
5.2 激励措施有效实施的保障 | 第61-64页 |
5.2.1 物质激励和精神激励结合运用 | 第61-62页 |
5.2.2 集体需求和个体需求结合考虑 | 第62页 |
5.2.3 正向激励与负向激励结合运用 | 第62-63页 |
5.2.4 始终坚持公平公正的原则 | 第63-64页 |
第6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 第64-66页 |
6.1 研究结论 | 第64页 |
6.2 研究展望 | 第64-66页 |
参考文献 | 第66-68页 |
附录 | 第68-70页 |
致谢 | 第7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