森林公园导游词构建研究
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1 绪论 | 第10-14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10页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第10-11页 |
1.2.1 理论意义 | 第11页 |
1.2.2 实践意义 | 第11页 |
1.3 研究内容 | 第11-12页 |
1.4 研究方案 | 第12-14页 |
2 研究综述 | 第14-24页 |
2.1 森林公园研究综述 | 第14-20页 |
2.1.1 国外对森林公园的研究进展及评述 | 第14-17页 |
2.1.2 国内对森林公园的研究进展及评述 | 第17-20页 |
2.2 导游词研究综述 | 第20-24页 |
3 相关概念和理论基础 | 第24-28页 |
3.1 相关概念 | 第24-25页 |
3.1.1 森林公园 | 第24页 |
3.1.2 导游词 | 第24-25页 |
3.2 理论基础 | 第25-28页 |
3.2.1 传播学理论 | 第25-26页 |
3.2.2 环境心理学理论 | 第26页 |
3.2.3 环境伦理学理论 | 第26-27页 |
3.2.4 期望感知理论——SERVQUAL模型 | 第27-28页 |
4 导游词要素体系的构建 | 第28-36页 |
4.1 评估体系分析方法 | 第28页 |
4.2 指标体系构建原则 | 第28-29页 |
4.3 指标体系构建依据 | 第29-30页 |
4.4 指标体系的提出与构建 | 第30-32页 |
4.5 评价指标的筛选与确定 | 第32-35页 |
4.5.1 第一轮专家征询结果 | 第32-33页 |
4.5.2 第二轮专家征询结果 | 第33-34页 |
4.5.3 评价指标的确定 | 第34-35页 |
4.6 评价指标的信度检验 | 第35-36页 |
5 实证研究 | 第36-51页 |
5.1 森林公园导游词样本分析 | 第36-42页 |
5.1.1 研究样本选择 | 第36-38页 |
5.1.2 导游词频数分析 | 第38-40页 |
5.1.3 导游词的科普知识分析 | 第40-42页 |
5.2 游客对森林公园导游解说词内容的需求分析 | 第42-45页 |
5.2.1 问卷设计 | 第42页 |
5.2.2 研究方法与步骤 | 第42页 |
5.2.3 调查结果与分析 | 第42-45页 |
5.3 专家对森林公园导游词内容的问卷分析 | 第45-48页 |
5.3.1 问卷设计 | 第45-46页 |
5.3.2 研究方法与步骤 | 第46页 |
5.3.3 专家意见统计与分析 | 第46-48页 |
5.4 分析结果 | 第48-51页 |
6 我国森林公园导游词的内容要素构建 | 第51-57页 |
6.1 森林公园导游词的撰写要求 | 第51-52页 |
6.1.1 尊重自然 | 第51页 |
6.1.2 保护环境 | 第51页 |
6.1.3 满足游客需求 | 第51-52页 |
6.1.4 遵循专家意见 | 第52页 |
6.2 森林公园导游词撰写的基本框架 | 第52-57页 |
6.2.1 欢迎词 | 第52-53页 |
6.2.2 游览须知 | 第53页 |
6.2.3 公园概况 | 第53-54页 |
6.2.4 景点讲解 | 第54-57页 |
6.2.5 欢送词 | 第57页 |
7 结论与展望 | 第57-62页 |
7.1 结论 | 第57-59页 |
7.2 创新点 | 第59页 |
7.3 研究不足 | 第59页 |
7.4 研究展望 | 第59-62页 |
参考文献 | 第62-70页 |
附录A 游客意见调查问卷 | 第70-71页 |
附录B 专家意见调查问卷 | 第71-72页 |
附录C 攻读学位期间的主要学术成果 | 第72-74页 |
致谢 | 第7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