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交通运输论文--公路运输论文--桥涵工程论文--桥梁施工论文--各项工程论文--混凝土和钢筋混凝土工程论文

基于ANSYS的T梁张拉阶段应力分析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页
1 绪论第8-15页
    1.1 引言第8-9页
    1.2 预应力混凝土桥梁的发展历程第9-10页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0-14页
        1.3.1 国内发展现状第10-13页
        1.3.2 国外发展现状第13-14页
    1.4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第14-15页
2 有限元分析方法第15-20页
    2.1 有限元简介第15页
    2.2 钢筋混凝土模型第15-16页
    2.3 钢筋混凝土本构模型及破坏准则第16-19页
        2.3.1 钢筋混凝土本构模型第16-17页
        2.3.2 破坏准则第17-18页
        2.3.3 非线性方程组求解方法和收敛准则第18页
        2.3.4 收敛控制与策略第18-19页
    2.4 本章小结第19-20页
3 预应力钢筋张拉阶段T梁试验第20-33页
    3.1 现场试验第20-22页
        3.1.1 工程概况第20-21页
        3.1.2 张拉试验第21-22页
    3.2 ANSYS有限元模型第22-26页
        3.2.1 单元类型选择第22-24页
        3.2.2 约束条件第24页
        3.2.3 网格划分第24-25页
        3.2.4 施加荷载第25-26页
        3.2.5 求解设置第26页
    3.3 按规范计算T梁张拉阶段应力第26-32页
        3.3.1 预应力损失计算第26-30页
        3.3.2 T梁张拉阶段应力计算第30-32页
    3.4 本章小结第32-33页
4. 预应力钢筋张拉阶段应力分析第33-48页
    4.1 试验张拉工况结果分析第33-42页
        4.1.1 计算结果与试验数据对比第33-36页
        4.1.2 T梁纵向应力第36-37页
        4.1.3 T梁横断面纵向应力分布第37-40页
        4.1.4 张拉过程中自重的影响第40-42页
    4.2 不同张拉顺序对T梁跨中应力的影响第42-44页
    4.3 不同张拉顺序对T梁挠度的影响第44-46页
    4.4 不同张拉顺序对T梁侧弯的影响第46-47页
    4.5 本章小结第47-48页
5 锚固端应力分析第48-55页
    5.1 局部承压工作机理及破坏形态第48-49页
        5.1.1 局部承压区混凝土破坏形态第48页
        5.1.2 局部承压工作机理第48-49页
    5.2 局部承压区应力类型第49-50页
    5.3 梁端模型建立第50-51页
    5.4 不同张拉顺序对局部受压区应力的影响第51-52页
    5.5 锚下混凝土纵向压力传递规律第52-54页
    5.6 本章小结第54-55页
结论第55-56页
参考文献第56-60页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第60-61页
致谢第61-62页

论文共62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钢筋混凝土T梁体外预应力加固研究
下一篇:寒区路面混凝土耐久性评价指标体系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