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自动化技术、计算机技术论文--自动化技术及设备论文--机器人技术论文--机械手论文

柔顺拆装机械臂研制及其动力学特性研究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6页
第1章 绪论第9-18页
    1.1 课题来源及研究的目的和意义第9-10页
        1.1.1 课题来源第9页
        1.1.2 课题研究的目的和意义第9-10页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分析第10-17页
        1.2.1 拆装机械设备的发展现状及分析第10-12页
        1.2.2 柔顺装配的国内外发展现状及分析第12-14页
        1.2.3 动力学分析方法的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4-17页
    1.3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第17-18页
第2章 柔顺拆装机械臂的总体与结构设计第18-36页
    2.1 拆装机械臂的整车组成与性能指标第18-20页
        2.1.1 整机形式第18-19页
        2.1.2 总体性能指标第19页
        2.1.3 各机构性能参数第19-20页
        2.1.4 驱动形式第20页
    2.2 拆装机械臂的总体方案与设备特色第20-23页
        2.2.1 总体方案第20-21页
        2.2.2 拆装设备特色第21-22页
        2.2.3 柔顺吊装实施方案第22-23页
    2.3 工作系统及主要部件描述第23-29页
        2.3.1 拆装机械臂的下车系统第23-24页
        2.3.2 拆装机械臂的工作装置第24-29页
    2.4 主要机构与结构设计第29-34页
        2.4.1 伸缩变幅结构参数计算第29-31页
        2.4.2 主要机构与结构强度及稳定性分析第31-34页
    2.5 本章小结第34-36页
第3章 拆装机械臂的动、静态特性分析第36-50页
    3.1 基于有限元的拆装机械臂静力学分析第36-43页
        3.1.1 拆装机械臂ANSYS建模关键技术第36页
        3.1.2 拆装机械臂模型的组装第36-37页
        3.1.3 拆装机械臂整车模型的静力学分析第37-39页
        3.1.4 拆装机械臂各主要组成部件的静力学分析第39-43页
    3.2 结构模态分析基本方法第43-45页
        3.2.1 模态分析理论基础第44页
        3.2.2 模态分析的步骤第44-45页
    3.3 基于有限元的拆装机械臂整车臂架系统的模态分析第45-49页
        3.3.1 拆装机械臂整车系统的模态分析流程第45-46页
        3.3.2 典型工况下拆装机械臂整车模态分析结果第46-49页
    3.4 本章小结第49-50页
第4章 拆装机械臂变幅工况的刚柔耦合系统动力学建模第50-70页
    4.1 基于虚位移原理的柔性梁单元在随动坐标系下的动力学方程第50-56页
        4.1.1 柔性梁单元的运动学描述第50-52页
        4.1.2 计及刚柔耦合效应的柔性梁单元在随动坐标系下的动力学方程第52-53页
        4.1.3 计及刚柔耦合效应的柔性梁单元动力学方程的系数矩阵第53-56页
    4.2 基于等效方法的拆装机械臂多刚体系统动力学建模第56-63页
        4.2.1 基于广义可能位移原理的多刚体系统动力学方程第56-58页
        4.2.2 拆装机械臂多刚体系统动力学方程第58-63页
    4.3 拆装机械臂变幅工况的刚柔耦合系统动力学建模第63-69页
        4.3.1 拆装机械臂的刚柔耦合系统动力学计算模型第63-65页
        4.3.2 平面柔性梁单元在整体坐标系下的动力学方程第65-66页
        4.3.3 拆装机械臂变幅工况的刚柔耦合系统动力学方程第66-69页
    4.4 本章小结第69-70页
第5章 拆装机械臂变幅工况的刚柔耦合系统动力学数值仿真第70-79页
    5.1 高效刚柔耦合动力学分析方法的基本思路第70-72页
    5.2 动力学方程的求解方案与程序流程图第72-74页
        5.2.1 求解方法与步骤第72-73页
        5.2.2 积分步长与程序流程图第73-74页
    5.3 拆装机械臂变幅工况的刚柔耦合动力学仿真分析第74-78页
    5.4 本章小结第78-79页
结论第79-80页
参考文献第80-83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第83-85页
致谢第85页

论文共85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面向脊柱微创手术的双平面混联操作机器人的研究
下一篇:一种融合多种可塑性的脉冲神经网络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