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数据仓库的110警情分析系统研究与实现
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9-12页 |
1.1 课题研究的背景 | 第9页 |
1.2 课题目的与意义 | 第9-10页 |
1.3 课题研究内容 | 第10页 |
1.4 本章小结 | 第10-12页 |
第二章 数据仓库与联机处理分析技术 | 第12-20页 |
2.1 传统的数据库技术对于DSS支持的不足 | 第12页 |
2.2 数据仓库技术 | 第12-18页 |
2.2.1 数据仓库的定义 | 第13页 |
2.2.2 数据仓库的多用途性 | 第13页 |
2.2.3 数据仓库数据模型的特点 | 第13-14页 |
2.2.4 数据仓库建模方法的比较 | 第14-17页 |
2.2.5 数据仓库开发流程 | 第17页 |
2.2.6 实施数据仓库时应注意的问题 | 第17-18页 |
2.3 联机处理分析技术(OLAP) | 第18-19页 |
2.3.1 OLAP定义 | 第18页 |
2.3.2 OLAP特点 | 第18-19页 |
2.3.3 分析的基本动作 | 第19页 |
2.3.4 分析的基本动作 | 第19页 |
2.4 本章小节 | 第19-20页 |
第三章 110警情分析系统需求分析与总体框架 | 第20-25页 |
3.1 现状与问题 | 第20页 |
3.2 系统目标 | 第20-21页 |
3.3 总体框架设计 | 第21-24页 |
3.4 本章小节 | 第24-25页 |
第四章 公安110警情数据仓库的设计 | 第25-63页 |
4.1 警情数据仓库的设计方法 | 第25-29页 |
4.1.1 一级库数据扩展 | 第26页 |
4.1.2 标准数据库 | 第26-27页 |
4.1.3 标准数据库设计 | 第27页 |
4.1.4 基础业务数据 | 第27-28页 |
4.1.5 专题数据库 | 第28页 |
4.1.6 要素关联专题库 | 第28页 |
4.1.7 要素关联模式 | 第28页 |
4.1.8 动态关联 | 第28页 |
4.1.9 要素间关联 | 第28-29页 |
4.2 概念模型的设计 | 第29-50页 |
4.2.1 模型设计理论基础-公安共享数据项集 | 第29-30页 |
4.2.2 模型设计理论基础-公安共享数据项集 | 第30页 |
4.2.3 概念模型的细化 | 第30-35页 |
4.2.4 110接处警业务基本工作流程分析 | 第35-36页 |
4.2.5 110接处警业务数据分析 | 第36-47页 |
4.2.6 110接处警业务系统运行环境 | 第47页 |
4.2.7 110警情数据仓库需求分析 | 第47-48页 |
4.2.8 信息包图的建立 | 第48-49页 |
4.2.9 110警情数据仓库主题的确定 | 第49-50页 |
4.3 逻辑模型设计 | 第50-52页 |
4.3.1 维度表和事实表的设计 | 第50-51页 |
4.3.2 粒度层次的划分 | 第51-52页 |
4.3.3 细节级数据集市的分析 | 第52页 |
4.4 物理模型设计 | 第52-57页 |
4.4.1 开发环境的选择 | 第53页 |
4.4.2 事实表和维度表结构 | 第53-54页 |
4.4.3 事实表和维度表结构 | 第54-55页 |
4.4.4 事实表和维度表结构 | 第55-56页 |
4.4.5 性能优化设计 | 第56页 |
4.4.6 规则设计 | 第56-57页 |
4.5 数据仓库的生成 | 第57-62页 |
4.5.1 数据来源分析 | 第57-60页 |
4.5.2 数据载入接口设计 | 第60-61页 |
4.5.3 数据仓库的更新 | 第61-62页 |
4.6 本章小节 | 第62-63页 |
第五章 110警情系统多维实现及应用展示 | 第63-68页 |
5.1 110警情报表的实现 | 第63-64页 |
5.2 两抢一盗专题的实现 | 第64-66页 |
5.3 警情总况的分析 | 第66-67页 |
5.4 本章小节 | 第67-68页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第68-69页 |
6.1 回顾和总结 | 第68页 |
6.2 下一步工作的展望 | 第68-69页 |
参考文献 | 第69-71页 |
致谢 | 第71-7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