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科学、教育、体育论文--高等教育论文--思想政治教育、德育论文

大学生科学历史观培育研究

致谢第4-5页
摘要第5-6页
abstract第6-7页
1 绪论第10-22页
    1.1 选题背景第10-11页
    1.2 选题意义第11-12页
        1.2.1 理论意义第11页
        1.2.2 现实意义第11-12页
    1.3 选题研究现状第12-20页
        1.3.1 国内研究现状第12-18页
        1.3.2 国外研究现状第18-19页
        1.3.3 现有研究的不足第19-20页
    1.4 主要研究方法及创新之处第20-22页
        1.4.1 本文研究方法第20-21页
        1.4.2 研究思路第21页
        1.4.3 创新点和难点第21-22页
2 大学生科学历史观培育的概念界定及其重要意义第22-32页
    2.1 理论内涵第22-26页
        2.1.1 历史观内涵第22页
        2.1.2 科学历史观的内涵第22-25页
        2.1.3 大学生科学历史观的内涵第25-26页
    2.2 大学生科学历史观培育的重要意义第26-32页
        2.2.1 大学生树立正确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重要举措第26-27页
        2.2.2 大学生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前提第27-28页
        2.2.3 大学生增强“四个自信”的重要基础第28-29页
        2.2.4 大学生抵制错误社会思潮侵蚀的重要武器第29-32页
3 大学生科学历史观培育工作的现状分析第32-44页
    3.1 大学生科学历史观培育的具体举措及成效第32-34页
        3.1.1 思想政治理论课在大学生科学历史观培育中发挥主渠道作用第32-33页
        3.1.2 校园文化在大学生科学历史观培育中发挥了重要作用第33-34页
        3.1.3 社会实践在大学生科学历史观培育中发挥了积极作用第34页
    3.2 大学生科学历史观培育存在的不容忽视的问题第34-44页
        3.2.1 全球化引发的西方文化入侵带来诸多不良影响第35页
        3.2.2 部分大学生自身对科学历史观的认识及认知存在不足第35-38页
        3.2.3 高校的大学生科学历史观培育工作存在不足第38-40页
        3.2.4 新媒体成为大学生接触外界的主渠道并影响其历史观的的形成第40-44页
4 大学生科学历史观培育的基本途径第44-53页
    4.1 强化顶层设计,构建大学生科学历史观培育工作体系第44页
    4.2 强化主渠道作用,切实提高思政课在大学生科学历史观培育中的实效性第44-46页
    4.3 强化教师队伍建设,充分发挥其在大学生科学历史观培育中的主导作用第46-47页
    4.4 强化平台建设,充分发挥新媒体在大学生科学历史观培育中的积极作用第47-49页
    4.5 强化文化引导,打造有利于大学生科学历史观培育的良好校园文化氛围第49-50页
    4.6 强化社会实践,切实增强大学生对历史的认知能力与水平第50-53页
5 结束语第53-55页
参考文献第55-59页
附录第59-61页
作者简历第61-63页
学位论文数据集第63页

论文共63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高校学术不端行为的成因及治理对策研究
下一篇:“互联网+”视域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创新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