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第1章 绪论 | 第9-15页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9-10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0-13页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0-12页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2页 |
1.2.3 研究现状评述 | 第12-13页 |
1.3 主要研究内容 | 第13-15页 |
第2章 试验材料与生物沥青基本性能 | 第15-22页 |
2.1 试验材料基本性能 | 第15-18页 |
2.1.1 基质沥青 | 第15页 |
2.1.2 SBS改性沥青 | 第15-16页 |
2.1.3 废旧油脂 | 第16页 |
2.1.4 化学组成分析 | 第16-18页 |
2.2 生物沥青基本性能 | 第18-21页 |
2.2.1 实验室制备方法 | 第18-19页 |
2.2.2 三大指标性能 | 第19-21页 |
2.3 本章小结 | 第21-22页 |
第3章 生物沥青流变性能研究 | 第22-42页 |
3.1 时-温等效原理及其应用 | 第22-24页 |
3.1.1 时-温等效原理简介 | 第22-23页 |
3.1.2 基于Sigmoidal函数的主曲线拟合 | 第23-24页 |
3.2 生物沥青的中高温流变性能 | 第24-30页 |
3.2.1 动态剪切流变仪法试验原理与方法 | 第24-28页 |
3.2.2 车辙因子温度响应谱 | 第28-29页 |
3.2.3 复数剪切模量主曲线 | 第29-30页 |
3.3 生物沥青的低温流变性能 | 第30-41页 |
3.3.1 弯曲梁流变仪法试验原理与方法 | 第31-32页 |
3.3.2 蠕变劲度模量及其预估模型 | 第32-36页 |
3.3.3 蠕变速率及其预估模型 | 第36-39页 |
3.3.4 蠕变劲度模量主曲线 | 第39-41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41-42页 |
第4章 生物沥青施工与粘韧性能研究 | 第42-54页 |
4.1 生物沥青的施工性能 | 第42-47页 |
4.1.1 旋转粘度试验原理与方法 | 第42-44页 |
4.1.2 废旧油脂对沥青施工性能的影响 | 第44-46页 |
4.1.3 SBS改性剂对沥青施工性能的影响 | 第46-47页 |
4.2 生物沥青的粘韧性 | 第47-52页 |
4.2.1 粘韧性试验原理与方法 | 第47-49页 |
4.2.2 废旧油脂对沥青粘韧性的影响 | 第49-51页 |
4.2.3 SBS改性剂对沥青粘韧性的影响 | 第51-52页 |
4.3 本章小结 | 第52-54页 |
第5章 生物沥青粘附性能与改性机理研究 | 第54-66页 |
5.1 生物沥青的表面能 | 第55-59页 |
5.1.1 躺滴法试验原理与方法 | 第55-58页 |
5.1.2 试验结果分析 | 第58-59页 |
5.2 生物沥青与集料的粘附功 | 第59-61页 |
5.2.1 沥青与集料粘附模型 | 第59-60页 |
5.2.2 试验结果分析 | 第60-61页 |
5.3 生物沥青改性机理研究 | 第61-65页 |
5.3.1 红外光谱技术简介 | 第61-63页 |
5.3.2 废旧油脂与沥青化学键合作用 | 第63-65页 |
5.4 本章小结 | 第65-66页 |
结论 | 第66-68页 |
一、主要结论 | 第66-67页 |
二、展望与设想 | 第67-68页 |
参考文献 | 第68-74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它成果 | 第74-76页 |
致谢 | 第76-78页 |
个人简历 | 第7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