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5-7页 |
| Abstract | 第7-8页 |
| 0 前言 | 第11-20页 |
| 0.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第11-12页 |
| 0.2 研究现状 | 第12-16页 |
| 0.3 研究内容 | 第16-17页 |
| 0.4 研究方法及技术路线 | 第17-20页 |
| 0.4.1 研究方法 | 第17-19页 |
| 0.4.2 技术路线 | 第19-20页 |
| 1 青岛市概况 | 第20-27页 |
| 1.1 区域位置 | 第20页 |
| 1.2 自然地理概况 | 第20-23页 |
| 1.3 社会经济状况 | 第23-27页 |
| 1.3.1 人口状况 | 第23-24页 |
| 1.3.2 经济概况 | 第24-27页 |
| 2 数据获取与处理 | 第27-31页 |
| 2.1 遥感图像预处理 | 第27-28页 |
| 2.2 遥感图像解译 | 第28-30页 |
| 2.3 其他数据处理 | 第30-31页 |
| 3 青岛市土地利用时空变化特征 | 第31-47页 |
| 3.1 土地利用的数量变化 | 第32-37页 |
| 3.1.1 土地利用变化幅度 | 第32-33页 |
| 3.1.2 土地利用变化速度 | 第33-37页 |
| 3.2 土地利用程度变化 | 第37-39页 |
| 3.3 土地利用空间变化 | 第39-45页 |
| 3.4 小结 | 第45-47页 |
| 4 青岛市土地利用变化与驱动因子的关系分析 | 第47-56页 |
| 4.1 CCA 排序 | 第47-50页 |
| 4.1.1 驱动因子选取与处理 | 第47-49页 |
| 4.1.2 构建 CCA 分析矩阵 | 第49-50页 |
| 4.2 结果与分析 | 第50-54页 |
| 4.2.1 1990-2011 年土地类型转换特征 | 第50-51页 |
| 4.2.2 驱动因子间的相关关系 | 第51页 |
| 4.2.3 土地转换类型与驱动因子之间的关系 | 第51-54页 |
| 4.3 小结 | 第54-56页 |
| 5 土地利用/覆被变化(LUCC)预测模拟 | 第56-69页 |
| 5.1 CA-Markov 模型原理 | 第56-58页 |
| 5.1.1 CA 模型 | 第56-57页 |
| 5.1.2 Markov 模型 | 第57-58页 |
| 5.2 土地转变适宜性图像集 | 第58-64页 |
| 5.2.1 基于 MCE 模块的适宜性图像 | 第58-59页 |
| 5.2.2 基于 LOGISTIC 模型的适宜性图像 | 第59-64页 |
| 5.3 CA-MARKOV 模拟过程 | 第64页 |
| 5.4 模拟精度检验及比较 | 第64-66页 |
| 5.5 土地利用变化预测 | 第66-68页 |
| 5.6 小结 | 第68-69页 |
| 6 结论与展望 | 第69-72页 |
| 6.1 研究结论 | 第69-71页 |
| 6.2 不足与展望 | 第71-72页 |
| 参考文献 | 第72-79页 |
| 致谢 | 第79-80页 |
| 个人简历 | 第80页 |
| 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80-8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