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工业经济论文--中国工业经济论文--工业建设与发展论文

全球价值链下中国和东盟五国制造业合作影响因素研究

摘要第4-6页
Abstract第6-7页
第一章 导论第11-20页
    1.1 选题背景和研究意义第11-13页
        1.1.1 选题背景第11-12页
        1.1.2 研究意义第12-13页
    1.2 研究的核心概念界定第13-17页
        1.2.1 全球价值链及其演化路径第13-15页
        1.2.2 制造业定义及其分类第15-17页
        1.2.3 制造业跨境合作第17页
    1.3 研究的思路及创新点第17-20页
        1.3.1 研究思路第17-19页
        1.3.2 研究的创新点与不足第19-20页
第二章 文献综述第20-25页
    2.1 关于中国和东盟国家制造业价值链的研究第20-21页
        2.1.1 全球价值链(GVC)治理模式的研究第20页
        2.1.2 制造业价值链升级路径的研究第20-21页
    2.2 关于中国开展制造业跨境合作的研究第21-23页
        2.2.1 中国开展制造业跨境合作概况第21-23页
        2.2.2 制造业跨境合作影响因素第23页
    2.3 关于中国和东盟国家制造业合作的研究第23-24页
    2.4 简要评价第24-25页
第三章 全球价值链下中国和东盟五国制造业合作的基础第25-39页
    3.1 中国和东盟五国制造业发展概况第25-30页
        3.1.1 中国制造业发展现状第25-28页
        3.1.2 东盟五国制造业发展现状第28-30页
    3.2 中国和东盟五国制造互补性和竞争性分析第30-37页
        3.2.1 中国与东盟五国制造业整体上具有互补性第30-35页
        3.2.2 中国与东盟五国的制造业存在局部竞争性第35-37页
    3.3 小结第37-39页
第四章 全球价值链下中国和东盟五国制造业合作影响因素第39-43页
    4.1 全球价值链下影响因素的归类假设第39-40页
        4.1.1 以要素禀赋差异为基础所形成的全球价值链第39页
        4.1.2 以规模经济为基础所形成的全球价值链第39页
        4.1.3 小结第39-40页
    4.2 全球价值链下制造业合作影响因素第40-43页
        4.2.1 制造业的竞争力第40页
        4.2.2 制造业的物质资本第40页
        4.2.3 制造业的人力质量第40-41页
        4.2.4 制造业的劳动力成本第41页
        4.2.5 制造业的贸易规模第41页
        4.2.6 制造业的产业结构第41-42页
        4.2.7 制造业的市场规范度第42页
        4.2.8 小结第42-43页
第五章 制造业合作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第43-49页
    5.1 计量模型的构建及变量的界定和来源第43-44页
        5.1.1 计量模型的构建第43页
        5.1.2 变量的界定和来源第43-44页
    5.2 计量方法的选择第44-45页
    5.3 实证检验及结果分析第45-47页
    5.4 小结第47-49页
第六章 主要结论及可行性建议第49-52页
    6.1 主要结论第49-50页
        6.1.1 规模优势对开展合作影响强于要素禀赋优势第49页
        6.1.2 制造业合作需要良好且规范的市场环境第49页
        6.1.3 制造业合作要重视“质”而非“量”第49-50页
    6.2 可行性建议第50-51页
        6.2.1 优化区域内的人才培养模式、提升制造业研发人才实力第50页
        6.2.2 积极推进中国和东盟五国制造业的协同发展第50-51页
        6.2.3 合理调配制造产业的基础设施投资额第51页
        6.2.4 打破地域分割并构建更加自由的合作框架第51页
    6.3 进一步研究的方向第51-52页
参考文献第52-56页
致谢第56-57页
研究生在读期间论文发表情况第57页

论文共57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LF纸业集团发展战略研究
下一篇:合同能源管理应用于公共建筑的收益分配模型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