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工业经济论文--中国工业经济论文--工业部门经济论文

合同能源管理应用于公共建筑的收益分配模型研究

致谢第5-6页
摘要第6-7页
ABSTRACT第7-8页
1 绪论第11-24页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第11-14页
        1.1.1 研究背景第11-14页
        1.1.2 研究意义第14页
    1.2 国内外研究、发展现状和问题的提出第14-21页
        1.2.1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4-18页
        1.2.2 国内外发展现状第18-20页
        1.2.3 国内外现状述评及问题的提出第20-21页
    1.3 研究方法及内容第21-24页
        1.3.1 研究方法第21-22页
        1.3.2 研究内容第22页
        1.3.3 技术路线第22-24页
2 公共建筑应用合同能源管理相关理论综述第24-38页
    2.1 公共建筑能耗及进行节能改造的特点第24-26页
        2.1.1 公共建筑能耗的特点第24-25页
        2.1.2 公共建筑节能改造的特点第25-26页
    2.2 节能效益分享型EPC模式第26-31页
        2.2.1 节能效益分享型EPC模式的内涵第26-27页
        2.2.2 节能效益分享型EPC模式的效益分享方式第27-28页
        2.2.3 节能效益分享型EPC模式的运作流程第28-31页
    2.3 利益相关者理论第31-33页
        2.3.1 利益相关者的定义第31页
        2.3.2 利益相关者的分类方法第31-33页
    2.4 收益分配原则与方法第33-35页
        2.4.1 收益分配原则第33-34页
        2.4.2 收益分配方法第34-35页
    2.5 Shapley值理论第35-38页
        2.5.1 Shapley值理论的定义第35-36页
        2.5.2 Shapley值理论的一般应用第36-38页
3 公共建筑应用合同能源管理收益分配模型初步建立第38-53页
    3.1 公共建筑收益分配额的确定第38-43页
        3.1.1 技术和管理方面的节能潜力第38-40页
        3.1.2 节能收益分配额第40-43页
    3.2 公共建筑应用合同能源管理核心利益相关者分析第43-48页
        3.2.1 EPC项目核心利益相关者概念界定第43-46页
        3.2.2 EPC项目核心利益相关者利益诉求第46-47页
        3.2.3 EPC项目核心利益相关者合作基础第47-48页
    3.3 应用Shapley值法的收益分配模型的初步建立第48-53页
        3.3.1 应用Shapley值法的可行性分析第48页
        3.3.2 应用Shapley值法的收益模型分配构建第48-53页
4 公共建筑应用合同能源管理收益分配模型的修正第53-61页
    4.1 核心利益相关者收益分配影响因素分析第53-55页
        4.1.1 投入比重第53-54页
        4.1.2 风险分担第54页
        4.1.3 议价能力第54-55页
        4.1.4 执行贡献度第55页
    4.2 应用Shapley值法修正的公共建筑收益分配模型的建立第55-61页
        4.2.1 Shapley值法修正的收益分配模型的构建第55-57页
        4.2.2 收益分配模型中相关参数的确定第57-61页
5 实证研究第61-72页
    5.1 Q大酒店综合节能改造项目第61页
    5.2 项目节能空间和改造方法第61-62页
    5.3 项目改造后的节能效果第62-63页
    5.4 模型应用与实际对比第63-70页
    5.5 项目实施建议第70-72页
6 研究结论与展望第72-74页
    6.1 研究结论第72-73页
    6.2 研究展望第73-74页
参考文献第74-77页
作者简历第77-79页
学位论文集第79页

论文共79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全球价值链下中国和东盟五国制造业合作影响因素研究
下一篇:电力计量器具物流管理创新扩散机理的案例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