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8-9页 |
Abstract | 第9-10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1-16页 |
一、 课题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 第11-12页 |
(一) 课题研究的背景 | 第11页 |
(二) 课题研究的理论与实际意义 | 第11-12页 |
二、 本课题国内外相关研究现状、进展及成果 | 第12-13页 |
三、 研究方法、目的及创新之处 | 第13-14页 |
(一) 课题的研究方法 | 第13-14页 |
(二) 课题的研究目的 | 第14页 |
(三) 课题的创新之处 | 第14页 |
四、 课题研究内容及基本路线 | 第14-15页 |
(一) 课题研究内容 | 第14-15页 |
(二) 课题研究的基本路线 | 第15页 |
注释 | 第15-16页 |
第二章 中国工艺美术概述 | 第16-19页 |
一、 简述中国工艺美术 | 第16页 |
二、 简述新中国工艺美术 | 第16-18页 |
(一) 恢复时期的中国工艺美术 | 第16-17页 |
(二) 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的中国工艺美术 | 第17页 |
(三) “文革”时期的中国工艺美术 | 第17页 |
(四) 改革开放时期的中国工艺美术 | 第17-18页 |
(五) 全面对外开放时期的中国工艺美术 | 第18页 |
注释 | 第18-19页 |
第三章 羽毛工艺品的起源、发展及现状 | 第19-32页 |
一、 羽毛画的起源 | 第19-20页 |
二、 羽毛工艺品的历史发展 | 第20-27页 |
(一) 羽毛工艺美术发展的历史背景 | 第20页 |
(二) 沈阳羽毛工艺品的历史 | 第20-25页 |
(三) 黑龙江羽毛工艺品的历史 | 第25-27页 |
三、 羽毛工艺美术的现状 | 第27-31页 |
(一) 中国羽毛工艺美术现状 | 第27-28页 |
(二) 外国羽毛工艺美术现状 | 第28-31页 |
注释 | 第31-32页 |
第四章 羽毛工艺品种类划分及国内与国外、中国传统与中国现代羽毛画的比较 | 第32-43页 |
一、 羽毛工艺品种类划分 | 第32-36页 |
(一) 平贴类羽毛画 | 第32页 |
(二) 双面平贴类羽毛画 | 第32页 |
(三) 浮雕类羽毛画 | 第32-33页 |
(四) 立雕类羽毛画 | 第33页 |
(五) 羽毛小特艺制品 | 第33-36页 |
(六) 卷轴类羽毛画 | 第36页 |
二、 羽毛工艺品题材划分 | 第36-40页 |
(一) 花鸟类羽毛画 | 第36-37页 |
(二) 动物类羽毛画 | 第37-38页 |
(三) 风景类羽毛画 | 第38页 |
(四) 人物类羽毛画 | 第38页 |
(五) 名胜类羽毛画 | 第38-39页 |
(六) 建筑类羽毛画 | 第39-40页 |
(七) 仿古制品类羽毛画 | 第40页 |
三、 国内与国外、中国传统与中国现代羽毛画的比较 | 第40-43页 |
(一) 国内与国外羽毛画的比较 | 第40-41页 |
(二) 中国传统与中国现代羽毛画的比较 | 第41-43页 |
第五章 羽毛工艺品的制作工艺及制作技术标准 | 第43-85页 |
一、 羽毛工艺品的制作工艺 | 第43-61页 |
(一) 羽毛工艺品专业“术语” | 第43-53页 |
(二) 羽毛工艺品原材料羽毛的前期处理 | 第53-55页 |
(三) 羽毛工艺品工艺制作过程 | 第55-60页 |
(四) 防虫、防腐工艺及装裱 | 第60-61页 |
二、 羽毛工艺品的制作技术标准 | 第61-85页 |
(一) 羽毛工艺品原材料半成品质量标准 | 第61-67页 |
(二) 工艺标准 | 第67-73页 |
(三) 产品标准 | 第73-79页 |
(四) 传统羽毛工艺品制作人员技术等级标准 | 第79-85页 |
第六章 羽毛画工艺美术品代表人物、代表作品 | 第85-95页 |
一、 羽毛工艺美术师简介 | 第85-91页 |
(一) 唐东全 | 第85页 |
(二) 阚非 | 第85-91页 |
(三) 马文侠 | 第91页 |
二、 羽毛画工艺品经典获奖作品简介 | 第91-94页 |
(一) 《白桦林》卷轴羽毛画作品 | 第91-92页 |
(二) 《维亚特卡省的森林》精品羽毛画作品 | 第92页 |
(三) 《旭日东升》卷轴羽毛画作品 | 第92-93页 |
(四) 《漓江人家》羽毛画作品 | 第93-94页 |
注释 | 第94-95页 |
结论 | 第95-97页 |
参考文献 | 第97-99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99-101页 |
致谢 | 第10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