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页 |
目录 | 第5-7页 |
第1章 绪论 | 第7-15页 |
1.1 论文选题的研究背景与意义 | 第7-8页 |
1.2 研究综述 | 第8-11页 |
1.2.1 西方对女性主义国际关系的理论研究 | 第8-11页 |
1.2.2 我国对女性主义国际关系的理论研究综述 | 第11页 |
1.3 对女性参政的文献综述 | 第11-12页 |
1.4 研究方法 | 第12页 |
1.5 分析框架 | 第12-15页 |
第2章 女性政治参与的理论 | 第15-21页 |
2.1 西方传统政治参与理论 | 第15页 |
2.2 政治参与的概念 | 第15-18页 |
2.2.1 政治参与的主体 | 第16-17页 |
2.2.2 政治参与的客体 | 第17页 |
2.2.3 政治参与的影响与作用 | 第17-18页 |
2.3 女性政治参与观 | 第18-21页 |
2.3.1 女性参政的概念 | 第18-19页 |
2.3.2 女性政治参与的方式 | 第19-21页 |
第3章 女性主义国际关系关于女性参政的观点—以东亚女性为例 | 第21-43页 |
3.1 女性主义国际关系的产生与发展 | 第21-23页 |
3.2 女性主义国际关系关于女性参政的观点 | 第23-26页 |
3.2.1 男女两性平等的参政权 | 第23-24页 |
3.2.2 改善女性的经济地位 | 第24-25页 |
3.2.3 重建生育生理机制 | 第25-26页 |
3.2.4 以新的视角研究女性参政 | 第26页 |
3.3 东亚各国女性参政思想与参政历程 | 第26-34页 |
3.3.1 中国女性参政思想与参政历程 | 第27-30页 |
3.3.2 韩国女性参政思想与参政历程 | 第30-33页 |
3.3.3 日本女性参政思想与参政历程 | 第33-34页 |
3.4 东亚女性参政的制约因素 | 第34-38页 |
3.4.1 女性的政治权利被剥夺 | 第36页 |
3.4.2 女性自身生理原因 | 第36-37页 |
3.4.3 女性处在生产资料私有制的阶级社会 | 第37页 |
3.4.4 后现代主义的解构 | 第37-38页 |
3.5 东亚女性政治参与意义的分析 | 第38-43页 |
3.5.1 打破了男权统治的政治局面 | 第38-39页 |
3.5.2 维护了女性在政治和社会生活中的权益 | 第39-40页 |
3.5.3 女性参政有利于促进区域和平 | 第40-43页 |
第4章 女性主义国际关系对东亚女性政治参与的启示 | 第43-51页 |
4.1 女性主义参政思想的反思 | 第43-44页 |
4.2 女性主义对东亚女性政治参与的启示 | 第44-51页 |
4.2.1 完善女性参政的相关法律 | 第45-46页 |
4.2.2 建立平等的性别文化 | 第46-47页 |
4.2.3 改善女性的经济地位 | 第47-48页 |
4.2.4 女性自身的觉醒 | 第48-51页 |
结语 | 第51-53页 |
参考文献 | 第53-57页 |
致谢 | 第57-59页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第5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