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中国政治论文--国家行政管理论文--国家机关工作与人事管理论文--人事管理论文

漳浦县国税局税收管理员制度专业化改革研究

摘要第3-4页
Abstract第4页
第1章 绪论第8-18页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第8-10页
        1.1.1 研究背景第8-9页
        1.1.2 研究意义第9-10页
    1.2 文献综述第10-13页
        1.2.1 国外研究现状第10-11页
        1.2.2 国内研究现状第11-13页
    1.3 研究理论第13-15页
        1.3.1 新公共管理理论第13-14页
        1.3.2 专业化分工理论第14-15页
    1.4 研究方法及数据收集方法第15页
        1.4.1 文献研究法第15页
        1.4.2 案例分析法第15页
        1.4.3 访谈法第15页
    1.5 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第15-18页
        1.5.1 研究内容第15-16页
        1.5.2 技术路线第16-18页
第2章 漳浦县国税局税收管理员制度概述第18-30页
    2.1 税收管理员制度概述第18-20页
        2.1.1 税收管理员制度的相关概念第18页
        2.1.2 税收管理员制度与税源管理第18-19页
        2.1.3 税收管理员的职责第19-20页
    2.2 漳浦县国税局税收管理员制度概况第20-23页
        2.2.1 漳浦县基本概况第20页
        2.2.2 漳浦县税源状况第20-22页
        2.2.3 漳浦县国税局概况第22页
        2.2.4 漳浦县国税局税收管理员制度概况第22-23页
    2.3 漳浦县税收管理员制度运行中出现的问题第23-30页
        2.3.1 “分片包干”问题第23-24页
        2.3.2 “综合管理”问题第24-26页
        2.3.3 “单兵作战”问题第26-27页
        2.3.4 “粗放管理”问题第27-30页
第3章 漳浦县国税局税收管理员制度改革第30-40页
    3.1 漳浦县管理员制度改革动因和目标第30-31页
        3.1.1 改革的动因第30页
        3.1.2 改革的目标第30-31页
    3.2 重新分类税源第31-32页
        3.2.1 重点税源第31-32页
        3.2.2 特定税收业务第32页
        3.2.3 一般税源第32页
        3.2.4 小型税源第32页
    3.3 重新划分职责第32-34页
        3.3.1 纳税服务组第33页
        3.3.2 户籍管理组第33-34页
        3.3.3 监控评估组第34页
    3.4 重新构建配套机制第34-38页
        3.4.1 重新设计业务流程第34-35页
        3.4.2 重新调整机构设置第35-37页
        3.4.3 重新调配人员第37-38页
    3.5 改革的实施过程第38-40页
第4章 漳浦县国税局新税收管理员制度的效果评价第40-52页
    4.1 漳浦县国税局新管理员制度效果描述第40-46页
        4.1.1 税源管理效果第40-42页
        4.1.2 职责分工效果第42-46页
    4.2 漳浦县新管理制度效果评价第46-49页
        4.2.1 观念没有转变第46页
        4.2.2 专业化管理没有落实第46-47页
        4.2.3 机构与业务流程没有对应第47-48页
        4.2.4 人力资源不够优化第48页
        4.2.5 管理缺乏信息化手段第48页
        4.2.6 考核评价机制没有建立第48-49页
    4.3 漳浦县税收管理员制度改革的理论分析第49-52页
        4.3.1 漳浦县管理员制度改革目标分析第49-50页
        4.3.2 漳浦县改革偏离目标现象的原因第50-52页
第5章 漳浦县国税局新税收管理员制度的完善对策第52-61页
    5.1 漳浦县完善新管理员制度的可行性分析第52-53页
    5.2 实施税源集中差别化管理第53-55页
        5.2.1 重点税源管理第53页
        5.2.2 一般税源管理第53-54页
        5.2.3 零散税源管理第54-55页
    5.3 管理员职责分工突出主业第55-56页
        5.3.1 实行标准化纳税评估第55页
        5.3.2 实行递级化纳税评估第55-56页
        5.3.3 实行团队化纳税评估第56页
    5.4 优化税收管理员制度专业化的配套管理机制第56-59页
        5.4.1 探讨扁平化“大科室”机制第56-57页
        5.4.2 完善人才培训机制第57-58页
        5.4.3 加强管理信息化机制第58-59页
        5.4.4 创新考核激励机制第59页
    5.5 小结第59-61页
参考文献第61-65页
致谢第65-67页
个人简历第67页

论文共67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法团主义视角下社会组织政策参与研究
下一篇:广州市劳动保障信息化系统工程建设管理问题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