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8-9页 |
ABSTRACT | 第9-10页 |
第1章 导论 | 第11-20页 |
1.1 选题背景和意义 | 第11页 |
1.2 研究对象 | 第11-12页 |
1.3 国内外研究综述 | 第12-18页 |
1.3.1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2-15页 |
1.3.2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5-18页 |
1.3.3 国内外研究评述 | 第18页 |
1.4 基本思路和研究方法 | 第18-20页 |
第2章 法团主义理论及应用 | 第20-28页 |
2.1 法团主义理论 | 第20-24页 |
2.1.1 法团主义理论的概念 | 第20-21页 |
2.1.2 法团主义理论的思想渊源及产生 | 第21-22页 |
2.1.3 法团主义理论的基本观点 | 第22-24页 |
2.1.4 法团主义的次级类型 | 第24页 |
2.2 法团主义的应用 | 第24-28页 |
2.2.1 应用法团主义的要素及条件 | 第25页 |
2.2.2 法团主义与我国社会政治现状的契合 | 第25-28页 |
第3章 我国社会组织政策参与实践及存在的问题 | 第28-39页 |
3.1 我国社会组织现状 | 第28-29页 |
3.2 我国社会组织政策参与实践 | 第29-33页 |
3.2.1 政府政策实践 | 第30-31页 |
3.2.2 社会组织政策参与实践 | 第31-33页 |
3.3 我国社会组织政策参与存在的问题 | 第33-39页 |
3.3.1 社会组织政策倡议的能力不足 | 第33-35页 |
3.3.2 社会组织政策参与意识缺乏 | 第35-36页 |
3.3.3 政府政策阻碍社会组织政策参与 | 第36-37页 |
3.3.4 社会组织缺乏制度化的政策参与渠道 | 第37-39页 |
第4章 促进我国社会组织的政策参与的对策 | 第39-55页 |
4.1 社会组织:提升实力、实现转型 | 第39-45页 |
4.1.1 建立多渠道资金筹措模式 | 第39-41页 |
4.1.2 提高政策开发能力 | 第41-43页 |
4.1.3 提升公信力 | 第43-44页 |
4.1.4 官办社会组织通过体制改革,提高自主性 | 第44-45页 |
4.2 政府:适当放权、主动引导 | 第45-48页 |
4.2.1 政府转变对待社会组织政策参与的态度 | 第45-46页 |
4.2.2 政府对社会组织的改造和引导 | 第46-48页 |
4.3 建立社会组织政策参与机制 | 第48-55页 |
4.3.1 建立法团主义特征的社会组织体系促进利益聚合 | 第48-49页 |
4.3.2 拓宽社会组织参与政策倡议和制定的制度化路径 | 第49-51页 |
4.3.3 社会组织利用自身优势参与政策执行和监督 | 第51-52页 |
4.3.4 完善社会组织政策参与的法律制度建设 | 第52-55页 |
结语 | 第55-57页 |
参考文献 | 第57-60页 |
致谢 | 第60-61页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第6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