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世界各国经济概况、经济史、经济地理论文--中国经济论文--经济建设和发展论文--国民收入、国民财富论文

我国收入分配领域中的公平与效率关系研究--基于马克思主义公平思想

中文摘要第8-9页
Abstract第9-10页
绪论第11-19页
    一、 研究缘起第11-12页
    二、 研究意义第12页
        (一) 理论意义第12页
        (二) 实践意义第12页
    三、 文献综述第12-16页
        (一) 国外学术界的研究现状第12-14页
        (二) 国内学术界的研究现状第14-16页
        (三) 文献评述第16页
    四、 研究思路和方法第16-17页
        (一) 研究思路第16-17页
        (二) 研究方法第17页
    五、 研究的重点和难点及创新之处第17-19页
        (一) 重点第17页
        (二) 难点第17-18页
        (三) 创新点第18-19页
第一章 马克思主义公平思想的理论概述第19-32页
    一、 马克思主义公平思想产生的现实条件第19-21页
        (一) 经济条件第20页
        (二) 政治条件第20-21页
    二、 马克思主义公平思想的理论渊源第21-24页
        (一) 古希腊思想家的公平观念第21-22页
        (二) 西方启蒙思想家的公平观念第22页
        (三) 德国古典哲学家的公平思想第22-23页
        (四) 空想社会主义者的公平思想第23-24页
    三、 马克思主义公平思想的基本内涵第24-29页
        (一) 马克思、恩格斯的公平思想及其基本内涵第24-26页
        (二) 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公平思想的新内涵第26-29页
    四、 马克思主义公平思想对我国的启示作用第29-32页
        (一) 有助于正确处理公平与效率的关系第29-30页
        (二) 有助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第30-31页
        (三) 有助于促进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第31-32页
第二章 我国收入分配改革对公平与效率的协调与选择第32-39页
    一、 公平与效率的基本内涵及其相互关系第32-34页
        (一) 公平与效率的基本内涵第32-33页
        (二) 公平与效率的辩证统一关系第33-34页
    二、 公平与效率在我国收入分配改革中的辩证运动第34-39页
        (一) 计划经济体制下公平与效率的关系第35-36页
        (二) 按劳分配制度重建与改革开放后公平与效率的关系第36-38页
        (三) 注重公平分配时期公平与效率的关系第38-39页
第三章 当前我国收入分配领域中的公平与效率失衡问题第39-48页
    一、 公平与效率关系失衡的实质及其表现第39-42页
        (一) 公平与效率关系失衡的实质第39-40页
        (二) 公平与效率关系失衡的表现第40-42页
    二、 公平与效率关系失衡的深层次原因第42-44页
        (一) 市场运行机制不健全第42-43页
        (二) 经济发展不平衡第43-44页
        (三) 税收制度不完善第44页
    三、 公平与效率关系失衡的负面经济社会效应第44-48页
        (一) 阻碍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正常运行第45页
        (二) 不利于社会公平正义的实现第45-46页
        (三) 不利于劳动者个人全面发展第46-48页
第四章 促进收入分配领域中公平与效率均衡发展的途径第48-61页
    一、 规范和完善我国现阶段的收入分配制度第48-53页
        (一) 规范我国现阶段的初次分配制度第48-50页
        (二) 完善我国现阶段的再分配制度第50-52页
        (三) 发挥第三次分配的调节作用第52-53页
    二、 进一步规范我国收入分配秩序第53-58页
        (一) 多渠道增加居民财产性收入第53-55页
        (二) 持续扩大中等收入者比重第55-56页
        (三) 加强税收调节第56-57页
        (四) 取缔非法收入第57-58页
    三、 建立健全社会保障体系第58-61页
        (一) 完善社会保障体系第58-59页
        (二) 发挥社会保障体系的作用第59-61页
结语第61-62页
参考文献第62-67页
攻读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学术论文第67-68页
致谢第68页

论文共68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哈尔滨电机厂有限责任公司技术管理体系构建研究
下一篇:需求依赖当前库存水平的易腐品库存运输联合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