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1-19页 |
一、选题背景 | 第11-12页 |
二、研究目的和意义 | 第12-13页 |
(一) 研究目的 | 第12-13页 |
(二) 研究意义 | 第13页 |
三、研究内容与方法 | 第13-14页 |
(一) 研究内容 | 第13-14页 |
(二) 研究方法 | 第14页 |
四、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4-19页 |
(一)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4-17页 |
(二)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7-19页 |
第二章 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育人基本概述 | 第19-29页 |
一、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育人的内涵、类型及发展历程 | 第19-23页 |
(一) 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育人的内涵 | 第19-20页 |
(二) 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的类型 | 第20页 |
(三) 建国以来大学生社会实践的发展历程 | 第20-23页 |
二、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育人的功能 | 第23-25页 |
(一) 提高大学生的道德素质 | 第23页 |
(二) 提高大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 | 第23页 |
(三) 提高大学生的专业文化素质 | 第23-24页 |
(四) 提高大学生的身心素质 | 第24页 |
(五) 提高大学生的学习能力和适应能力 | 第24页 |
(六) 提高大学生人际关系培养能力 | 第24页 |
(七) 提高大学生的组织和决策能力 | 第24-25页 |
(八) 提高大学生的创新能力 | 第25页 |
(九) 提高大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能力 | 第25页 |
(十) 加速大学生社会化 | 第25页 |
三、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育人的理论依据 | 第25-29页 |
(一) 马克思主义实践观 | 第25-26页 |
(二) 人的全面发展理论 | 第26-27页 |
(三) 教育与生产实践相结合的理论 | 第27-29页 |
第三章 大理大学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育人现状 | 第29-58页 |
一、大理大学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育人活动基本情况 | 第29-34页 |
(一) 大理大学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育人的基本形式和主要内容 | 第29-32页 |
(二) 大理大学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育人的活动流程 | 第32-33页 |
(三) 大理大学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育人活动的组织管理 | 第33-34页 |
(四) 大理大学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育人活动的结果认定 | 第34页 |
二、大理大学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育人活动调查分析 | 第34-48页 |
(一) 问卷和访谈基本情况 | 第34-36页 |
(二) 大理大学大学生对暑期社会实践育人活动的认知 | 第36-39页 |
(三) 大理大学大学生对暑期社会实践育人活动的参与 | 第39-44页 |
(四) 大理大学大学生对暑期社会实践育人活动的思考和期望 | 第44-48页 |
三、大理大学暑期社会实践育人活动的主要成效 | 第48-50页 |
(一) 大理大学暑期社会实践育人活动成绩突出 | 第48-49页 |
(二) 大理大学暑期社会实践育人活动成果丰硕 | 第49页 |
(三) 师生在暑期社会实践育人活动中深受教育 | 第49-50页 |
四、大理大学暑期社会实践育人活动经验总结 | 第50-53页 |
(一) 前期工作准备充分,宣传到位 | 第50-51页 |
(二) 围绕时代主题,内容丰富,独具特色 | 第51-53页 |
(三) 调动各方面力量共同参与,深化校外合作 | 第53页 |
五、大理大学暑期社会实践育人活动存在的问题 | 第53-58页 |
(一) 实践育人内容和形式有待进一步改进 | 第53-54页 |
(二) 实践育人活动考核激励及经费保障机制有待进一步完善 | 第54-56页 |
(三) 学生专业理论知识及对实践育人的认识有待进一步加强 | 第56页 |
(四) 家长及社会对实践育人的认知和重视有待进一步提高 | 第56-58页 |
第四章 大理大学不同类型暑期社会实践的育人功能分析 | 第58-73页 |
一、“三下乡”和“四进社区”具体实例及育人功能分析 | 第58-60页 |
(一) 大理大学开展“三下乡”和“四进社区”活动的具体实例 | 第58-59页 |
(二) “三下乡”和“四进社区”体现的育人功能 | 第59-60页 |
二、政策理论宣讲类具体实例及育人功能分析 | 第60-62页 |
(一) 大理大学开展政策理论宣讲活动的具体实例 | 第60-61页 |
(二) 政策理论宣讲体现的育人功能 | 第61-62页 |
三、学习参观类具体实例及育人功能分析 | 第62-65页 |
(一) 大理大学开展学习参观活动的具体实例 | 第62-63页 |
(二) 学习参观体现的育人功能 | 第63-65页 |
四、社会调研具体实例及育人功能分析 | 第65-67页 |
(一) 大理大学开展社会调研的具体实例 | 第65-66页 |
(二) 社会调研体现的育人功能 | 第66-67页 |
五、红色教育类具体实例及育人功能分析 | 第67-70页 |
(一) 大理大学开展红色教育活动的具体实例 | 第67-68页 |
(二) 红色教育类体现的育人功能 | 第68-70页 |
六、创新创业预就业实习具体实例及育人功能分析 | 第70-73页 |
(一) 大理大学开展创新创业预就业实习活动的具体实例 | 第70页 |
(二) 创新创业预就业实习体现的育人功能 | 第70-73页 |
第五章 提升大理大学暑期社会实践育人活动实效性的对策和建议 | 第73-79页 |
一、改进暑期社会实践活动的内容和形式,增强育人实效性 | 第73-75页 |
(一) 创新实践内容,扩大实践范围 | 第73-74页 |
(二) 加强实践育人与当地特色相结合,提高服务质量 | 第74页 |
(三) 增强集中组队实践覆盖面和学生受益面,强化个人分散实践 | 第74-75页 |
二、完善实践育人考核激励及经费保障机制,增强活动吸引力 | 第75-77页 |
(一) 加强实践育人与大学生综合考评相结合 | 第75页 |
(二) 加强实践育人与教师科研项目相结合 | 第75-76页 |
(三) 加大经费投入,健全基地建设 | 第76-77页 |
三、加强学生自我教育,提高服务水平 | 第77-78页 |
(一) 加强学生专业理论学习,提高综合能力 | 第77页 |
(二) 提高学生对实践育人的认识,发挥主观能动性 | 第77-78页 |
四、提高家长及社会对实践育人的认知和重视,建立良好的关系 | 第78-79页 |
(一) 加强学校与家长的沟通和联系,提升对实践育人价值的认同 | 第78页 |
(二) 加强学校与社会的沟通和联系,建立持久良好的合作关系 | 第78-79页 |
结语 | 第79-81页 |
参考文献 | 第81-86页 |
附录1 | 第86-91页 |
附录2 | 第91-92页 |
附录3 | 第92-93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93-94页 |
致谢 | 第9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