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5页 |
1 总论 | 第9-15页 |
1.1 研究问题的提出 | 第9-10页 |
1.2 研究路线与方法 | 第10-11页 |
1.3 研究内容与框架 | 第11-12页 |
1.4 研究创新与意义 | 第12-15页 |
2 国内外文献综述、分析框架及理论借鉴 | 第15-27页 |
2.1 社会物质资本的形成:一个简易分析框架 | 第15-20页 |
2.1.1 社会物质资本形成的相关概念 | 第15-16页 |
2.1.2 社会物质资本形成的内生机理 | 第16-19页 |
2.1.3 社会物质资本运行效率与公共行政的耦合机理 | 第19-20页 |
2.2 国内外文献综述 | 第20-25页 |
2.2.1 国外相关研究 | 第20-24页 |
2.2.2 国内相关研究 | 第24-25页 |
2.3 典型理论借鉴 | 第25-27页 |
2.3.1 政府职能理论 | 第25页 |
2.3.2 公共治理理论 | 第25-26页 |
2.3.3 社会物质资本效率理论 | 第26-27页 |
3 社会物质资本服务:原理、方法与估算结果 | 第27-43页 |
3.1 社会物质资本服务估算的基本原理 | 第27-28页 |
3.2 社会物质资本服务估算的主要框架 | 第28-32页 |
3.3 社会物质资本服务的估算过程与结果 | 第32-43页 |
3.3.1 指标选取及数据处理 | 第32-36页 |
3.3.2 估算结果及数据分析 | 第36-43页 |
4 社会物质资本运行效率的实证研究 | 第43-51页 |
4.1 社会物质资本运行效率的实证方法 | 第43-45页 |
4.1.1 社会物质资本运行效率测量框架 | 第43-44页 |
4.1.2 劳动投入测量 | 第44-45页 |
4.2 社会物质资本运行效率测量的数据处理 | 第45-46页 |
4.2.1 劳动投入数据处理 | 第45-46页 |
4.2.2 劳动产出弹性数据处理 | 第46页 |
4.3 社会物质资本运行效率的测算结果及分析 | 第46-51页 |
4.3.1 社会物质资本服务贡献结果 | 第47-48页 |
4.3.2 劳动投入贡献结果 | 第48页 |
4.3.3 全要素生产率结果 | 第48-51页 |
5 社会物质资本运行效率不佳的原因分析 | 第51-57页 |
5.1 国有社会物质资本运行效率不佳的原因分析 | 第51-52页 |
5.1.1 政府职能越位,干预程度过高 | 第51页 |
5.1.2 经营预算和债务融资软约束,投资行为扭曲 | 第51-52页 |
5.1.3 产权改革不彻底,国有资产流失严重 | 第52页 |
5.2 民营社会物质资本运行效率不佳的原因分析 | 第52-54页 |
5.2.1 融资环境差,资金瓶颈难消除 | 第52-53页 |
5.2.2 税收负担重,资本配置难协调 | 第53-54页 |
5.2.3 体制管制严,发展空间难拓展 | 第54页 |
5.3 外资社会物质资本运行效率不佳的原因分析 | 第54-55页 |
5.3.1 产业结构需调整 | 第54-55页 |
5.3.2 地区结构需均衡 | 第55页 |
5.3.3 引资理念需转变 | 第55页 |
5.4 本章小结 | 第55-57页 |
6 我国社会物质资本运行效率优化的政策设计 | 第57-67页 |
6.1 发挥“有限行政”,规范国有社会物质资本投资行为 | 第57-60页 |
6.1.1 加快政府职能转变,减少“有形之手”的干预 | 第57-58页 |
6.1.2 硬化经营预算约束,构筑国企自我约束机制 | 第58-59页 |
6.1.3 改革产权和治理结构,培育高素质国有企业 | 第59-60页 |
6.2 推行“服务行政”,优化民营社会物质资本融资环境 | 第60-63页 |
6.2.1 建立健全信用制度,营造和谐融资生态环境 | 第60-61页 |
6.2.2 积极培育市场主体,加快完善金融组织体系 | 第61-62页 |
6.2.3 采用多种融资方式,重点扩大直接融资渠道 | 第62-63页 |
6.3 加强“行政监督”,合理管控外资社会物质资本运行 | 第63-64页 |
6.3.1 拟定合理的外资引进计划,实现外资规模的有效管控 | 第63-64页 |
6.3.2 制定合理的外资需求规划,实现外资结构的有效管控 | 第64页 |
6.4 本章小结 | 第64-67页 |
7 研究结论与展望 | 第67-69页 |
致谢 | 第69-71页 |
参考文献 | 第71-77页 |
附录 | 第77-78页 |
A. 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77页 |
B. 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主持的科研项目 | 第77页 |
C. 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参与的科研项目 | 第77-78页 |
D. 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参加的学术会议 | 第78页 |
E. 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获得的奖励情况 | 第7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