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谢 | 第5-6页 |
摘要 | 第6-7页 |
ABSTRACT | 第7-8页 |
1 引言 | 第11-17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11-12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 | 第12-14页 |
1.3 主要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第14-17页 |
2 连续配筋混凝土路面及剥落形成机理研究 | 第17-35页 |
2.1 连续配筋混凝土路面研究 | 第17-30页 |
2.1.1 主要的路面类型划分及特点 | 第17-18页 |
2.1.2 连续配筋混凝土路面基本特点 | 第18-21页 |
2.1.3 连续配筋混凝土路面常见病害 | 第21-22页 |
2.1.4 美国MEPDG连续配筋混凝土路面设计方法评价 | 第22-27页 |
2.1.5 中国连续配筋混凝土路面设计方法评价 | 第27-30页 |
2.2 剥落病害特点及诱发因素 | 第30-32页 |
2.3 连续配筋混凝土路面横向裂缝 | 第32-34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34-35页 |
3 剥落样本数据库构建及剥落评价指标研究 | 第35-55页 |
3.1 LTPP数据库 | 第35-36页 |
3.2 剥落相关设计参数数据库构建 | 第36-42页 |
3.3 剥落相关设计参数数据预处理研究 | 第42-49页 |
3.4 剥落评价指标研究 | 第49-53页 |
3.4.1 横向裂缝间距分布函数理论模型 | 第49-50页 |
3.4.2 剥落风险指数的构建 | 第50-52页 |
3.4.3 剥落风险指数的实际工程意义和应用价值 | 第52-53页 |
3.5 本章小结 | 第53-55页 |
4 剥落风险指数影响因素相关分析 | 第55-65页 |
4.1 相关分析方法及原理 | 第55-58页 |
4.2 不同气候区剥落风险指数影响因素相关分析 | 第58-63页 |
4.2.1 湿润冰冻气候区剥落风险指数影响因素相关分析 | 第58-60页 |
4.2.2 湿润非冰冻气候区剥落风险指数影响因素相关分析 | 第60-63页 |
4.3 本章小结 | 第63-65页 |
5 剥落风险指数的BP神经网络预测模型研究 | 第65-99页 |
5.1 人工神经网络 | 第65-67页 |
5.1.1 人工神经网络发展历史 | 第65-66页 |
5.1.2 BP神经网络原理 | 第66-67页 |
5.2 剥落风险指数BP神经网络预测模型 | 第67-76页 |
5.2.1 湿润冰冻气候区BP神经网络预测模型 | 第67-72页 |
5.2.2 湿润非冰冻气候区BP神经网络预测模型 | 第72-76页 |
5.3 BP神经网络模型敏感性及剥落风险指数随时间变化趋势分析 | 第76-92页 |
5.3.1 湿润冰冻气候区BP神经网络敏感性分析 | 第76-83页 |
5.3.2 湿润冰冻气候区剥落风险指数随时间变化趋势分析 | 第83-84页 |
5.3.3 湿润非冰冻气候区BP神经网络敏感性分析 | 第84-90页 |
5.3.4 湿润非冰冻气候区剥落风险指数随时间变化趋势分析 | 第90-92页 |
5.4 BP神经网络模型预测能力及应用范围的探讨 | 第92-93页 |
5.5 应用混凝土剥落风险指数的路面设计实例 | 第93-97页 |
5.6 本章小结 | 第97-99页 |
6 结论与展望 | 第99-103页 |
6.1 研究结论 | 第99-100页 |
6.2 工作展望 | 第100-103页 |
参考文献 | 第103-109页 |
作者简历及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第109-113页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第11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