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乡镇政府信息公开实现机制研究
中文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1页 |
引言 | 第11-17页 |
一、选题目的 | 第11页 |
二、选题意义 | 第11-13页 |
三、国内外研究综述 | 第13-16页 |
(一)国内研究综述 | 第13-15页 |
(二)国外研究综述 | 第15-16页 |
四、研究方法及可能创新之处 | 第16-17页 |
(一)研究方法 | 第16页 |
(二)可能创新之处 | 第16-17页 |
第一章 相关概念及理论阐述 | 第17-25页 |
一、相关概念界定 | 第17-18页 |
(一)政府信息 | 第17-18页 |
(二)政府信息公开 | 第18页 |
二、理论基础 | 第18-20页 |
(一)人民主权理论 | 第18-19页 |
(二)知情权理论 | 第19-20页 |
(三)信息不对称理论 | 第20页 |
三、乡镇政府信息公开的范围 | 第20-22页 |
(一)公开乡镇政府公共管理事项 | 第21页 |
(二)公开村民自治相应的事项 | 第21页 |
(三)公开乡镇派驻站所管理事项 | 第21页 |
(四)公开乡镇机关内部管理事项 | 第21-22页 |
四、乡镇政府信息公开的基本原则 | 第22-25页 |
(一)平等原则 | 第22页 |
(二)实效原则 | 第22页 |
(三)便民原则 | 第22-25页 |
第二章 我国乡镇政府信息公开的现状分析 | 第25-33页 |
一、我国乡镇政府信息公开的历史进程 | 第25-27页 |
(一)起步探索阶段 | 第25页 |
(二)推进拓展阶段 | 第25-26页 |
(三)全面发展阶段 | 第26-27页 |
二、我国乡镇政府信息公开的成效 | 第27-28页 |
(一)促使党风廉政建设不断加强 | 第27页 |
(二)促使信息公开内容不断深入 | 第27页 |
(三)促使农村基层民主不断深化 | 第27-28页 |
三、我国乡镇政府信息公开存在的问题 | 第28-33页 |
(一)思想观念面临阻力 | 第28页 |
(二)制度存在缺陷 | 第28-31页 |
(三)配套法律不够 | 第31-33页 |
第三章 国外政府信息公开制度的典型经验启示 | 第33-39页 |
一、国外政府信息公开立法与启示 | 第33-34页 |
(一)瑞典创立《出版自由法》 | 第33页 |
(二)美国创立《信息自由法》 | 第33-34页 |
(三)启示:信息公开法已成趋势 | 第34页 |
二、国外政府信息公开程序与启示 | 第34-36页 |
(一)韩国政府的信息公开程序 | 第35页 |
(二)澳大利亚政府的信息公开程序 | 第35-36页 |
(三)启示:加强程序的执行力度 | 第36页 |
三、国外信息公开的形式与启示 | 第36-39页 |
(一)美国政府信息公开的形式 | 第37页 |
(二)新西兰对政府信息公开的形式 | 第37页 |
(三)启示:优化信息公开方式 | 第37-39页 |
第四章 实现我国乡镇政府信息公开的对策思考 | 第39-47页 |
一、完善法律体系,保障信息公开 | 第39-40页 |
(一)借鉴国外经验,制定《信息公开法》 | 第39-40页 |
(二)颁布保护个人及商业秘密的专门法律 | 第40页 |
(三)调整信息公开与现行相关法律的关系 | 第40页 |
二、转变思想观念,促进信息公开 | 第40-42页 |
(一)强化公务员“为民服务”意识 | 第40-41页 |
(二)提高农民获取政府信息意识 | 第41-42页 |
三、完善乡镇政府信息公开制度 | 第42-44页 |
(一)建立多元化的信息公开渠道 | 第42页 |
(二)保证信息公开的质量和效应 | 第42-43页 |
(三)规范乡镇政府信息公开程序 | 第43-44页 |
四、强化对乡镇信息公开的监督制约 | 第44-47页 |
(一)强化现有监督方式 | 第44-45页 |
(二)打通外部监督渠道 | 第45页 |
(三)严格信息公开考核制 | 第45-46页 |
(四)严格信息公开责任制 | 第46-47页 |
结语 | 第47-49页 |
参考文献 | 第49-51页 |
致谢 | 第51-53页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53-5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