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自动化技术、计算机技术论文--自动化技术及设备论文--机器人技术论文--机械手论文

考虑机械臂柔性的非合作目标惯性参数辨识研究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页
第1章 绪论第9-17页
    1.1 课题背景及研究的目的和意义第9-10页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0-16页
        1.2.1 非合作目标惯性参数辨识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0-13页
        1.2.2 空间柔性机械臂的研究现状第13-14页
        1.2.3 研究现状总结第14-16页
    1.3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第16-17页
第2章 辨识系统动力学建模第17-33页
    2.1 柔性体动力学建模第17-24页
        2.1.1 柔性体运动学分析第17-18页
        2.1.2 柔性体间约束及其约束方程第18-19页
        2.1.3 柔性体平面运动动能分析第19-21页
        2.1.4 柔性体弹性变形引起的广义力第21-22页
        2.1.5 广义主动力第22-23页
        2.1.6 柔性体平面运动动力学控制方程第23-24页
    2.2 含柔性机械臂的辨识系统动力学建模第24-32页
        2.2.1 辨识系统物理模型第24页
        2.2.2 柔性机械臂动力学模型第24-29页
        2.2.3 空间机器人基体动力学模型第29-30页
        2.2.4 非合作目标动力学模型第30-31页
        2.2.5 辨识系统约束方程第31-32页
    2.3 本章小结第32-33页
第3章 惯性参数辨识方程求解第33-46页
    3.1 辨识系统仿真分析第33-37页
        3.1.1 仿真流程第33-34页
        3.1.2 仿真结果第34-37页
    3.2 粒子群搜索法求解辨识方程第37-41页
        3.2.1 求解算法选择第37-38页
        3.2.2 求解流程第38-41页
    3.3 刚性与柔性机械臂辨识结果对比第41-44页
    3.4 本章小结第44-46页
第4章 惯性参数辨识策略分析第46-54页
    4.1 激励载荷影响分析第46-50页
        4.1.1 推力载荷影响分析第46-47页
        4.1.2 柔性机械臂力矩影响分析第47-49页
        4.1.3 非合作目标驱动力矩分析第49-50页
    4.2 仪器精度对辨识性能影响分析第50-51页
    4.3 非合作目标和空间机器人基体质量比分析第51-53页
    4.4 本章小结第53-54页
结论第54-55页
参考文献第55-59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第59-61页
致谢第61页

论文共61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基于度量学习和时间序列相似性度量的故障诊断方法研究
下一篇:基于气动肌肉驱动的仿蛙腿游动机构控制系统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