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化学工业论文--油脂和蜡的化学加工工业、肥皂工业论文--基础理论论文

甲醇钠催化樟树籽仁油制备结构脂质

摘要第3-4页
Abstract第4-5页
第1章 绪论第10-21页
    1.1 前言第10页
    1.2 结构脂质简介第10-11页
    1.3 结构脂质的合成方法第11-12页
        1.3.1 化学催化法第11-12页
        1.3.2 酶合成法第12页
    1.4 结构脂质中甘三酯组成的检测第12-14页
        1.4.1 传统方法第12-13页
        1.4.2 高效液相色谱法第13-14页
    1.5 结构脂质产品第14-16页
        1.5.1 中长碳链甘油三酯第14-15页
        1.5.2 零反式脂肪酸塑性油脂第15-16页
    1.6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6-19页
        1.6.1 中长碳链甘油三酯第17-18页
        1.6.2 零反式脂肪酸塑性油脂第18-19页
    1.7 本课题的的研究目的、意义及主要内容第19-21页
        1.7.1 课题的研究依据及意义第19-20页
        1.7.2 研究目的第20页
        1.7.3 研究内容第20-21页
第2章 原料的制取与分析测定第21-30页
    2.1 实验材料和仪器第21-22页
        2.1.1 原料第21页
        2.1.2 试剂第21页
        2.1.3 实验仪器第21-22页
    2.2 实验方法第22-24页
        2.2.1 樟树籽仁油的制取第22页
        2.2.2 樟树籽仁油甘三酯的纯化第22页
        2.2.3 樟树籽仁油脂肪酸组成测定第22-23页
        2.2.4 樟树籽仁油甘油三酯的组成测定第23页
        2.2.5 大豆油甘三酯的纯化第23页
        2.2.6 大豆油脂肪酸组成测定第23页
        2.2.7 大豆油甘三油酯组成测定第23页
        2.2.8 棕榈硬脂脂肪酸组成的测定第23-24页
    2.3 结果与讨论第24-29页
        2.3.1 樟树籽仁油的脂肪酸组成第24-25页
        2.3.2 樟树籽仁油甘三酯组成第25-26页
        2.3.3 大豆油脂肪酸组成第26-27页
        2.3.4 大豆油甘三酯组成第27-28页
        2.3.5 棕榈硬脂的脂肪酸组成第28-29页
    2.4 本章小结第29-30页
第3章 甲醇钠催化合成中长碳链甘油三酯第30-45页
    3.1 材料试剂及仪器第30-31页
        3.1.1 主要材料第30页
        3.1.2 主要试剂第30-31页
        3.1.3 主要仪器第31页
    3.2 甲醇钠催化酯交换制备中长碳链甘油三酯的合成路线第31-32页
    3.3 合成及检测方法第32-33页
        3.3.1 合成方法第32-33页
        3.3.2 检测方法第33页
    3.4 化学催化酯交换制备中长碳链甘油三酯的工艺优化第33-34页
        3.4.1 单因素实验的设计第33-34页
        3.4.2 正交实验第34页
    3.5 产物理化性质研究第34-36页
        3.5.1 酸价测定第34页
        3.5.2 碘价测定第34-35页
        3.5.3 皂化值测定第35页
        3.5.4 过氧化值测定第35-36页
        3.5.5 熔点测定第36页
    3.6 结果与讨论第36-44页
        3.6.1 酯交换产物中MLCT含量的测定第36-38页
        3.6.2 原料配比对酯交换的影响第38页
        3.6.3 温度对酯交换的影响第38-39页
        3.6.4 反应时间对酯交换的影响第39-40页
        3.6.5 催化剂用量对酯交换反应的影响第40-41页
        3.6.6 正交试验第41-43页
        3.6.7 酯交换产物理化性质结果与分析第43-44页
    3.7 本章小结第44-45页
第4章 甲醇钠催化合成零反式脂肪酸塑性油脂第45-60页
    4.1 材料试剂及仪器第45-47页
        4.1.1 主要材料第45页
        4.1.2 主要试剂第45-46页
        4.1.3 主要仪器第46-47页
    4.2 甲醇钠催化酯交换制备零反式脂肪酸塑性油脂的合成路线第47页
    4.3 合成方法和SFC的检测第47-48页
        4.3.1 合成方法第47-48页
        4.3.2 固体脂肪(SFC)的测定第48页
    4.4 单因素实验第48页
    4.5 正交实验第48页
    4.6 产物理化性质研究第48-49页
        4.6.1 产物相容性分析第48-49页
        4.6.2 酯交换反应产物和市售全统酥油SFC含量对比第49页
        4.6.3 产物脂肪酸组成测定第49页
        4.6.4 产物晶型的测定第49页
        4.6.5 微观形貌的测定第49页
    4.7 结果与讨论第49-59页
        4.7.1 温度对酯交换产物SFC的影响第49-50页
        4.7.2 反应时间对酯交换产物SFC的影响第50-51页
        4.7.3 甲醇钠添加量对酯交换产物SFC的影响第51-52页
        4.7.4 正交试验第52-54页
        4.7.5 酯交换产物相容性分析第54-55页
        4.7.6 酯交换产物和市售统酥油SFC含量对比第55-56页
        4.7.7 酯交换产物脂肪酸组成测定第56-57页
        4.7.8 酯交换反应产物晶型的测定第57-58页
        4.7.9 微观形貌的测定第58-59页
    4.8 本章小结第59-60页
第5章 结论与展望第60-62页
    5.1 结论第60-61页
        5.1.1 原料油的组成成分研究第60页
        5.1.2 甲醇钠催化合成中长碳链甘油三酯的研究第60页
        5.1.3 甲醇钠催化合成零反式脂肪酸塑性油脂第60-61页
    5.2 展望第61-62页
致谢第62-63页
参考文献第63-67页

论文共67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油梨油的制备及油梨粕蛋白的提取和性质研究
下一篇:油品添加剂含量和氧化安定性快速测定方法研究